首頁 書報攤 報告內文
揭開 許文龍、郭台銘 沒有說的盤算 奇美電沒有董事長的關鍵 30天

2012/01/12 提供機構:今周刊
字級設定:

前言

一家市值逾800億元的全球第三大面板廠,兩位身價逾百億元的科技業大老,卻讓37萬名小股東空等不到奇美電的新董座。他們一個認為歐盟罰金該由對方支付,一個認為是新經營團隊未正視問題才遭重罰;他們一邊認為組織應調整、切割,另一邊卻認為賺錢單位應該留在內部;就連最新的前進巴西投資案,雙方看法都分歧。究竟許文龍與郭台銘在盤算什麼?

撰文/賴筱凡、林宏文、翁書婷

二○一一年最後一天的清晨,台南時而飄著細雨,坐落在靜巷裡的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住家,幫傭一如往常六點準時灑掃。亮起大燈的許家客廳,在靜巷裡格外顯眼,習於早起的主人應該已經起床。這是廖錦祥辭去奇美電董事長一職的第二十九天,兩大股東奇美實業與鴻海紛爭不休,奇美集團大家長許文龍平靜的生活已產生微妙變化。

早上八點,因天候不佳沒有出海釣魚的許文龍,坐在客廳裡讀報,對於《今周刊》記者來訪,顯得有些意外,卻也十分清楚記者的來意,謹以身體不適為由,回拒了我們的探訪。他心底明白,兩邊股東為了奇美電的走向擺不平,這是個關鍵的敏感時刻,多說一句,都可能讓兩邊關係更形雪上加霜。

不過,作風紳士的他,面對有客自遠方來,不能親自接待,深感歉意,終究還是在當日下午一點,親自致電示意。這是他在奇美電沒有董事長的日子以來,首度對外做出簡短回應:「這是個敏感的時刻,我怕講太多又說錯話,奇美電從成立以來,就一直是總經理制的公司,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大股東一邊說了算;謝謝大家對奇美的關心,很抱歉我沒辦法現在跟大家解釋清楚。」

鴻海拒擔保聯貸
成廖錦祥急辭董座最大導火線

許文龍的立場尷尬,不是沒有道理,原本兩邊聯姻的一樁美事,打從一○年三月十八日,群創與奇美電正式合併基準日起,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就以「整合、磨合、融合」來期許新奇美。然而,這一年多來,兩邊股東對於奇美電的發展方向總有不同看法,內部派系惡鬥更是不斷,即使時至此刻,對於這樁聯姻,兩邊都是怨言多於讚美。

面對奇美電沒有董事長的日子已屆滿一個月,但董事會仍舊選不出新任董座,甚至其中一席獨董劉英達,也在上月二十八日請辭,更讓外界對於奇美集團與鴻海集團的紛爭,增添更多想像。但到底為何兩邊大股東會走到這一步?奇美電高層直截了當地說:「主要還是兩邊互不信任。」

打從群創、奇美電整併開始,台灣最大面板廠的營運便開始舉步維艱,先是人才流失問題,市場沒有給奇美電太多整併的時間,面板產業史上最長的嚴冬遂已到來,面板報價直直落,歐美需求疲軟,虧損黑洞不斷擴大。

為了籌措資金支付大筆債務,廖錦祥整整跑了一年的銀行,聯貸案金額從六百億元下縮到四百億元,至今還沒有下文。據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銀行聯貸資金已籌到三二○億元之譜,公文簽呈也都跑到最後一關,只差郭台銘蓋章擔保,但偏偏他就是不蓋。」郭台銘的強勢作梗,成了這波奇美電董座換人的最大導火線。

熟悉奇美電聯貸案的銀行業者指稱,早從一○年奇美電三合一之後,奇美電在財務面規畫多有鴻海的影子介入,「鴻海財務跟銀行團談融資利率,就像菜市場買豬肉一樣,利率一碼、半碼跟你用喊的。站在鴻海角度,當然為了股東權益必須如此,所以景氣好時,銀行團可能還吃你這套,景氣不好時,銀行團怎麼可能蒙著眼睛把錢丟到水裡。」

於是,這一年來,借錢重擔幾乎落到廖錦祥身上,六百億元籌不出來,就把聯貸金額再往下縮,利率一切都好談。「奇美的人在跑銀行,幾乎把銀行團當大爺在伺候,只差沒跪在地上。」該名銀行業人士指出,廖錦祥為此還耳中風,鴻海卻對籌資一事袖手旁觀,讓許家一派人士著實心寒,尤其在最後擔保人蓋章階段,郭台銘拒絕作保,讓兩邊大股東的紛爭正式搬上?面。

面對兩大股東的紛爭,奇美電財務長陳彥松認為,「這應該是外界與銀行對鴻海的期待,但鴻海只是股東之一,奇美電的財務規畫一直都以設備、廠房擔保為主,不可能要股東出來做個人擔保。」

儘管如此,這仍僅是諸多爭議的一角,奇美電高層便透露,過去一年,許家跟鴻海幾乎沒有共識,不論是要將中小尺寸、觸控面板事業群切割,抑或是面對歐盟巨額罰款,就連近期要到巴西設廠,雙方的意見都相去甚遠。

奇美電考慮交出股權 
卡在價格談不攏  郭董出招反制

鴻海內部人士就曾私下批評,許家既要將奇美電主導權交出,就不應以大股東姿態老是干預奇美電的經營。所以,當內部傳出鴻海不在聯貸案表態時,知情人士便分析,「其實,這是老郭(指郭台銘)用來反制許家的手段,就是希望他們交出股權。」

知情人士說,奇美電也不是不考慮交出股權,只是「以現在奇美電股價十二元來說,只要低於十元以下賣出,許家都算認賠。」當年奇美電兩股換一股群創合併,對比早前奇美實業曾以逾四十元價格參與奇美電現增,如今若以不到十二元價格賣出,根本就是大賠。偏偏在股權移轉的商討下,鴻海又不願以市價買回許家持股,成了今日兩邊大股東僵持不下的窘境。

確實,在廖錦祥辭去董事長的同時,段行建也隨即辭去副董事長,將奇美電的主導權空了出來,鴻海要全面接掌的消息不斷,間隔數日後,鴻海卻發布重大聲明,宣稱鴻海僅是小股東,不參與奇美電經營,郭台銘被媒體問及此事時,立即甩頭走人,在在都令人對奇美電的經營權紛爭更加霧裡看花。

廖錦祥辭去董事長三十天來,雙方鬥法幾乎沒有停過。「如果老郭真的這麼想要經營權,要麼拿錢來買股權,要麼有擔當地扛起籌錢責任。」親近許家的高層抱怨,這一年來,跑銀行都是許家的人在跑,現在鴻海又要主導權,實在沒道理,那就把董事長大位空出來,看鴻海如何接招。

但鴻海也不是省油的燈,「老郭不是笨蛋,現在鴻海接手董事長,就要負責籌資這個爛攤子,奇美電未來一年到期的債務高達六九○億元,雖然流動資產還有二二二七億元,但帳上現金只剩六一八億元,不然就得要與聯貸案的銀行團有共識。」知情人士說。

於是,在廖錦祥一辭職後,奇美電與銀行團的協商又得重新規畫。「銀行團的態度很清楚,聯貸案要過關,必須由鴻海的法人代表出任董事長。」銀行業人士把話講得明白,當奇美電已經是半個溺水的人,銀行團借這筆錢出去,都要有收不回來的心理準備。

所以,銀行團要求鴻海一同擔保,段行建雖是最合適的董事長人選,但他在奇美電董事會是自然人身分,「就算段總身價有個數十億元,但奇美電一年就虧四、五百億元,段總不可能會蹚這個渾水。」銀行界人士分析。

面對銀行業傳出的種種說詞,陳彥松表示,未曾聽聞過這種說法,大股東間的股權移轉,奇美電更無從過問。

然而,奇美電董座難產確是事實,甫辭去奇美電獨立董事的劉英達也表明:「我會辭職,主因是希望給奇美電董事會更大的空間,可以再去找可能接掌董事長的新董事加入。」至於另一位獨董、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與金融界關係密切,在目前奇美電融資非常重要的關鍵時刻,劉英達因此選擇自行辭去獨董,以便董事會能有更好的安排。

但親近奇美電董事會的人士不諱言,「目前五位董事中,老段(段行建)不接董事長,大概就很難有人可以接了。」

雙方內部派系鬥爭 
兩邊大股東意見相左  信任盡失

另一方面,鴻海對於許家握有多數股權,依舊惴惴不安。打從奇美電與群創合併,當初股權結構的設計,為求尊重許家為奇美電最大股東,將董事長一職留給了廖錦祥,由段行建接下奇美電的經營權。

然而,奇美電的實際運作上,仍有不少舊奇美的影子存在。像是奇美電南廠總經理王志超,每兩周就須回奇美實業報告營運狀況,更別說奇美電一遇到重大決策案時,許家的意見不會少,讓整樁聯姻日漸貌合神離。

事實上,許家與鴻海彼此不信任的原因,早在先前歐盟反壟斷案就已種下,儘管奇美電早就提列這筆三百億元的罰款,但當年兩造談合併時,奇美電卻沒有主動提及此事,讓後來接手的鴻海大為光火,認為許家刻意隱匿。老群創人更為這筆罰金叫屈,雙方對於誰該為這筆巨額罰款買單,完全沒有共識。

去年三月,奇美電三合一屆滿周年,開始有了將中小尺寸面板與觸控面板事業群分割的想法,「老郭之所以會把念頭動到這邊,主要還是掌管中小尺寸面板的奇美電副總許庭禎認為,中小尺寸事業群的獲利不錯,卻埋在奇美電裡,看不到績效。」奇美電內部人士指出,當時許庭禎是郭台銘跟前紅人,群創與奇美電的合併案能談成,許庭禎功勞不小,加上蘋果iPhone與iPad用的部分面板,又在他掌管的中小尺寸事業群生產,他的意見自然深受郭台銘採納…

本文由今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