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報攤 報告內文
優比速近六成飛機給它修!長榮航太靠「白紙育才術」稱霸

2022/04/06 提供機構:商業周刊
字級設定:

從零養成千位「長榮寶寶」,疫期逆勢獲利

 

韓化宇

長榮航太董事長黃南宏(楊文財)

疫情之下,原本繁忙的機場,顯得格外冷清,但桃園機場的飛機維修棚廠內,卻異常熱絡。

「這架飛機是1家美國的(航空)貨運公司,他們專程將飛機送來我們這維修,」長榮航太董事長黃南宏說。他們在此有4個維修棚廠,全都停滿正在維修的飛機,工程師們夜以繼日將成千上萬的飛機零組件拆下、檢修、再裝上。

在這裡,看不到航空市場的蕭條。

成立僅25年的長榮航太,是長榮集團旗下第六家上市櫃公司;論營收,它是台灣最大、亞洲第三的飛機維修公司,但論資排輩,它是全球飛機維修產業的後起之秀。

長榮航旗下最賺錢金雞
受惠航空貨運熱,穩住獲利

早在1955年,台灣第一家飛機維修公司亞洲航空即已成立;在國際上,長榮航太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香港飛機工程公司(HAECO)、新加坡航空航天技術公司(STEngineering Aerospace),都是成立數十年的老牌企業。

1997年從長榮航空機務本部獨立營運的長榮航太,是該產業的後進者。在疫情爆發前,它每年貢獻母公司長榮航空約2成到3成的獲利,是長榮航空旗下獲利最豐的金雞母。

去年航空市場幾乎停擺,飛機維修需求墜落谷底,華航旗下的台灣飛機維修公司前3季虧損1億元。長榮航太去年稅後淨利88千萬元,雖然較前年衰退25%,但仍守住獲利,並未虧損。

支撐它持續獲利的關鍵,是去年航空貨運市場火熱,且該公司6成客戶為航空貨運公司,像全球快遞業二哥優比速(UPS)、美洲包機業務最大的貨運公司亞特拉斯航空等。

這類航空公司負責載運高單價的電子成品及半成品,如果飛機故障停飛,將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對維修廠的要求,自然非常嚴苛。像優比速每季會檢討維修廠的維修品質,未達標準,立刻終止往來;優比速擁有近290架貨機,近6成是在長榮航太維修,顯見對其維修品質的肯定。

身為後起之秀,它是如何後來居上,並讓航空巨頭們成為死忠客戶?答案是一群從白紙就培養起的「長榮寶寶」。

9成人才用社會新鮮人
3
年教學灌注「嚴謹文化」

飛機維修公司的競爭力來自3個要素:維修品質、時間、價格。

飛機是航空公司的生財工具,航空公司都希望飛機營運的時間越長越好,所以哪家維修廠能用最短的時間將飛機維修完畢,就能增加航空公司的飛機營運時間。

但不能只講求「快」,若維修品質不佳,經常故障,飛機營運時間減少,就會造成航空公司的營收損失。維修廠要同時兼具品質與效率,才能保有競爭力。

飛機要修得好,關鍵4個字:按部就班。每個檢查、維修步驟都要嚴格遵守原廠維修手冊的指示,1個步驟都不能省,一省就可能出狀況。

長榮航太維修事業體協理陳興義舉例,比如要檢查某個飛機部位是否有異樣,維修手冊告訴你,必須將ABC3個零件拆掉,才能看清楚該部位的全貌。

有些工程師嫌麻煩,偷懶只把AB拆掉,這種省略的做法,雖然仍能看清楚該部位90%的樣貌,但看不到的10%就成了檢修死角,飛機出狀況可能就是來自這10%。

飛機維修公司要確保維修品質,就要確保每個工程師都不會偷工取巧,為了貫徹這種「品質不是零分就是1百分」的精神,長榮的做法是:每一個工程師都從1張白紙培養起。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篤信1個經營哲學:企業文化是企業競爭力的基石,而員工要接受良好的企業文化,必須從還是1張白紙時就開始形塑。

因此,長榮航太9成以上的維修工程師,都是一畢業就進長榮的「長榮寶寶」,長榮會先給他們半年時間上課受訓,受訓完後開始跟著前輩實習,看著前輩怎麼按部就班的操作,直到3年後才能獨立作業。

每個長榮寶寶在前輩們嚴守紀律的文化薰陶下成長,等他們出師後,已被這樣的文化給形塑完成。

黃南宏強調,此做法付出的代價是人才培育成本高,卻有助於管理上的穩定,不會發生從外面招聘有經驗者,教他怎麼做時,他卻回:「這樣做沒有效率啦!」

長榮航太1千多名維修工程師,每個人都一板一眼、照章行事的做好每個維修步驟,讓長榮航空成立33年以來,從未發生致死的飛安事故。

這個傲人的飛安紀錄,加上服務費低於歐美維修廠,讓不少歐美的航空公司,願意遠赴千里將飛機送來台灣維修。

基礎打好後,接下來就等機會的來臨。

改裝波音一炮而紅
優比速、全日空都成它客戶

長榮航太成立的前幾年,因為知名度低,除了維修自家長榮航空的飛機,沒有太多客戶。

轉折出現在2004年。飛機製造商波音(Boeing)要設計專門載運波音最新客機787零組件的專用飛機LargeCargo Freighter(簡稱LCF),這個特殊用途的飛機,是由747客機改裝而成,改裝難度非常高,波音公開招標時,光招標書就四百多頁。

原本長榮航太就有計畫切入飛機改裝市場,例如將客機改為貨機,目的是為了提升維修技術,「如果連飛機都能改裝,維修就更不是問題,」黃南宏解釋。

但把客機改成LCF這種特殊用途的飛機,難度又更上一層,對長榮航太而言,無疑是「越級打怪」,當年大多數人都反對此案。

但張榮發意志堅定,他的考量是,如果戰勝這個「大魔王」,長榮航太知名度就會一炮打響,對日後開拓客戶有極大助益,「總裁說只准成功,不准失敗,所有人只好硬著頭皮上!」黃南宏笑說。

面對艱難的戰役,長榮不單打獨鬥,而是找來了中科院、漢翔航空工業群策群力。漢翔的強項是軍機研發製造,當時也想藉著這個改裝案,提升在民用飛機領域上的研發製造實力,和長榮有共同目標,於是派了多名資深工程師,一同參與改裝案。

後來LCF改裝成功,轟動航空界,國際大型航空公司開始注意到長榮航太。

2011年,是它第二個轉折點。該年優比速1架貨機的引擎在日本故障,事發突然,在當地找不到任何維修廠維修,情急之下,想起長榮航太,於是致電詢問能否專程來日本維修?

長榮航太總經理郭勝義回憶,優比速是他們一直想爭取的客戶,那時是農曆過年,一聽到優比速有難,心想:「機會來了!」二話不說派遣一組緊急應變部隊,帶著維修工具前往日本,幫優比速解危。

之後,優比速派了1名高階主管來台致謝,長榮航太把握機會,先調查這名主管的興趣,得知他酷愛登山,於是派多名主管陪他攀登玉山,讓該主管對它留下極好印象。其後,優比速將貨機大量送往長榮航太維修,此舉形同背書,其他航空巨頭如全日空等,也陸續成為長榮航太的長期客戶。

因為有堅強的維修團隊,才能抓住這些機運。但少子化趨勢來臨,加上半導體產業強力挖角,長榮航太也面臨人才荒的挑戰。維修飛機很難用自動化取代人力,若工程師人數無法成長,便難以擴大維修能量,長期的營收成長將陷入瓶頸。

黃南宏表示,他們正試著引進外籍人才,舒緩人才荒。但設法留才的同時,如何讓外部人才,能融入長榮一絲不苟的企業文化,是這家締造零飛安事故的後起之秀,未來有待克服的難題。

本文由商業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