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報攤 報告內文
台灣車聯網技術發展 吳盟分:完全智慧駕駛的未來不是夢

2024/12/03 提供機構:理財周刊
字級設定:

 

文.黃淑珍

吳盟分說:「人與物兩者,物本來是沒有通訊能力的,但因為有了科技,所以可以與人做連結。」這是物聯網所帶來的便利性,我們可以透過物聯網來掌握遠端的機器,而物聯網應用到載具上,就是所謂的車聯網(V2X)。因為車聯網的應用,未來,汽車將不僅是載具,而是擁有四個輪子的「SuperComputer」。 

車聯網的範圍比我們想像的還廣,不管是天上、路上、海上的載具,都可以是車聯網的一部分。那麼,車聯網究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 

透過車聯網有效減少交通事故 

舉一個大家最熟悉的車聯網應用,就是GPS,塔台需要透過GPS掌握飛機定位,汽車需要透過GPS制定路線,車聯網早已廣泛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無可取代的便利性。 

車聯網中又概括為車對車、車對人(弱勢用路人,指未受到機械系統保護的任何人)、車對路測、車對雲端的聯網,前三者的功用主要在於偵測周遭環境,不管在交通號誌變換還是前方有車輛或行人、腳踏車距離過近時,都可以透過車聯網感應,以達到自動煞車。 

車對雲端的聯網(V2N),則是掌握更大範圍的路況,交通控制中心可以透過V2N去了解一條路上是否有過多車輛,或發生車禍,從而調整號誌燈,維持秩序。我們日常在開車時,導航發出的前方交通壅塞提醒,就是V2N的應用。 

5G對車聯網的發展至關重要 

前面已經提到,在過往,汽車只被當作載具,因為科技的進步,讓其也擁有了無線通訊能力,從而架構車聯網。而5G的問世,又為車聯網的發展提升了一大助力。 

在行駛中,僅僅延遲0.1秒都會釀成難以承受的交通事故,所以在通訊上需要不斷的要求更快的速度,而5G廣連結、大頻寬、低延遲的優秀表現,可以讓道路訊息「幾乎」沒有延遲的傳遞,讓整個車聯網的系統應用到達一個可能性。 

在電影《The Incredibles》中,主角Bob在行駛途中直接躺下換裝,全權交由車輛自動駕駛,就是達到自動駕駛分級中的L5 

自動駕駛讓解放雙手不再是夢 

要達到這個等級,可是一項大工程。首先,車子需要配備雷達、光達或攝影機,要有全方位的「眼睛」。藉由「眼睛」蒐集到資訊後,需要用AI演算法去研判這是什麼,距離多遠。最後,就是發出指令讓載具做出煞車、轉向等相應動作。 

目前,市面上聲稱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子,等級約落在L2-L3。未來隨著科技進步,自動駕駛將帶來難以想像的便利性,從方向盤上解放雙手不再是夢,除了可以避免長途駕駛的疲勞,車聯網的偵測系統透過掃描,也可以彌補人類視線的盲區,安全性更高。 

吳盟分指出,車聯網早已充斥我們的生活,上述這些未來科技,都可以在幾十年後完整呈現,不過,我們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需要不斷的去投資、研發。 

台灣車聯網技術的優勢與弱勢 

吳盟分坦言,台灣車聯網的發展應用雖然跟中國、美國有一段落差,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具有優秀的技術和整合能力,在全球車用市場上,台灣的晶片、顯示器也都佔有一定份額,擁有相關的經驗,故台灣車聯網發展深具潛力。 

凡事都有兩面,台灣的弱勢則在於沒有車輛工業,缺乏電控底盤、雷達晶片等關鍵技術,汽車多依賴進口或買零件組裝。由於台灣沒有自己的汽車製造系統,即使我們有優秀的演算法,也需要和別人接軌,其中的弊端就在於,若是產品最終出問題,該由誰負責? 

有了技術後 該如何落實到生活中  

一個新技術要落實到生活中,一定要滿足四個條件。第一個就是技術發展到不到位,也是最基本的。第二個是政策、法規,現在的法規規範車輛上一定要有一個駕駛全程注意路況,若是法規不允許,即使自動駕駛已經擁有L5的技術,也無法導入我們的生活。 

第三個則是可營運的商模,一個新的系統、服務要由誰來操作、經營,就像公車有客運公司經營,車聯網背後也同樣需要一個機構來監控、營運。第四個條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社會大眾的認知,民眾願不願意接受這項新的生活方式。 

台灣現階段車聯網技術並無落後太多,然而後續法規與營運卻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台灣政府與車聯網協會也聯手推動過多項計畫,相關實驗包含台南沙崙的「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新北淡水的「淡海新市鎮智慧交通場域」、無人駕駛公車實驗等等。 

可惜的是,現階段的政府計畫都只停留在實驗,計畫到期就沒有後續建設,也就是說雖然實驗證明了台灣擁有做到這些事的能力,卻沒有落實到生活中。 

吳盟分為推動台灣車聯網鞠躬盡瘁,今年更是在杜拜協助台灣爭取到「2029智慧運輸世界大會」舉辦權,會中將齊集全球頂尖的專家、企業。吳盟分呼籲,在未來五年,希望政府可以加倍的關注、推動車聯網發展,透過智慧運輸世界大會這個難得的機會,讓世界看到台灣車聯網的進步。

本文由理財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