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于丹:趣品漢字
「急」春潮帶雨晚來急
有句俗話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就是說人做任何事,心急的話,反而欲速則不達。今天每個人的事都多,節奏都快,競爭都強,人就急。
心急火燎,急急忙忙,都經常被用來形容現代人的狀態。那什麼是「急」呢?
小篆的「急」上面這個「及」表聲,當然在變化以後,很難看出它原來的樣子了。下面是一顆心,表示人急不急跟心理狀態有關。那什麼叫急呢?《說文解字》叫「褊也」。這個「褊」,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裡說「褊者,衣小也」。
小篆中「急」的字形是:
衣服太小,穿著太緊,舒展不開,這個樣子叫作「褊」。凡是窄陋這種狀態都叫「褊」,就是太緊了、太窄了、太小了,甚至太簡陋都叫「褊」。從這個角度來說,「急」就是心窄,什麼事都著急,就是心胸還不夠寬,對事不能忍,所以急的本義就是心胸狹窄。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中也說:「大抵心懷窄陋者,性多躁暴,故引申有急迫義。」
面對同樣的事,有人著急,有人不著急,這可不是急性子和慢性子的區別,而是心胸的差別。《莊子》裡有段話,說地下有個小水坑,你往裡頭扔一個芥菜籽,那它就像一隻船在那兒飄著;你往裡頭放一個杯子,它就沉到底了。為什麼呢?水小而船大也。
生活其實也是一樣。心胸若大,什麼事放裡頭就像一個芥菜籽一樣,它還可以飄起來;心胸若小,放一點事就沉底,人一沉底,可不就急了嗎?所以我們常說寬容是美德,寬容寬容,是先寬而後乃容。平時把自己心胸養寬了,有事的時候,自然就容得下。人心能容事了,就不著急了。
所以你看史書,人的個性可有意思了,有特別從容的,像諸葛亮,這心胸太寬了,看見敵人兵臨城下了,城裡沒兵,打開城門我唱空城計。這個時候他心裡急嗎?慌嗎?起碼你看見的是不動聲色,這是心胸大的人。所以司馬懿一生疑,說城中得有多少兵,才敢這麼開門呢?怕中埋伏就退兵了。這就是人的心胸之間的較量。同樣在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曹操偏偏就是個生性多疑、心胸狹窄的人,特別是羅貫中《三國演義》裡塑造的曹操,那更是加了演繹之筆來描述曹操的心窄、多疑、急躁。比如楊修之死。
楊修為人恃才傲物,曹操對他的感情非常矛盾,一方面欣賞他的才華,想要用他;另一方面又忌妒、猜疑,時常要試探試探。有一次,曹操建了一座大院子,他自己進去看了以後,不置可否,取筆在大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就走了。隨從的人都莫名其妙。這是什麼意思?滿意還是不滿意?只有楊修說,「門」裡填一個「活」字,不就是「闊」字嗎?曹丞相是嫌大門造寬了。所以他們讓工匠重新返修,把門的寬度調整好了,再請曹操來看。曹操一看,哎呀,心裡大喜,說誰這麼了解我的心意?左右的人說是楊修。曹操當面誇讚了楊修的聰明,但是心裡就很忌妒了,覺得這個人太過逞能,自以為是。又有一回,從塞北送來了一盒酥,曹操就當真在盒子上寫了個「一合酥」,把盒子放桌上,楊修一看,拿把勺子就招呼大家一人一口分吃了。曹操說:「送給我的酥,怎麼吃了呢?」楊修說:「丞相不是在盒上寫了『一人一口酥』嗎,我們怎麼敢違抗丞相的命令?」曹操雖然表面哈哈大笑,但是心裡已經很討厭楊修這個人了。後來終於找個藉口,說楊修動搖人心,把他給殺了。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呢?就是一個心胸過於窄小的人,即使有聰明的人才在身邊,他也不敢用,因為他自己沒有容人的度量。什麼樣的人能唯才是用?首先要自己的胸襟足夠寬大;遇事多疑、心窄,這樣的人其實是容易急躁的。
 ;;;
那麼「躁」是什麼?也是性情急,做什麼事情都毛毛躁躁。
《論語》中說,人表達意見要注意三點。「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沒輪到你說話,搶著說話,就是你太急了;「言及之不言謂之隱」,該你說話不說話,說明你有所隱瞞;「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大家知道「亡」加「目」,是失去視力的人,即盲人;而「鼓」加「目」,是沒眼力,不看人眼色就說話,這不就是沒眼力嗎?這裡面的第一點,「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說的就是不該你開口說話的時候搶著說了,這就叫急躁。
很多時候話太急,是因為脾氣急。而脾氣急,能急成什麼樣?《世說新語》裡寫了很多有趣的人物,其中的王藍田,那性子實在太急了。「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嗔甚,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這一段文字讀過以後你會哈哈大笑。文字簡短卻寫得具體鮮明,栩栩如生,太有意思了。你看王藍田的脾氣能急成什麼樣?吃個煮雞蛋,剝了皮的雞蛋圓溜溜的,不知道怎麼下嘴,他就拿筷子去戳這雞蛋。一戳,雞蛋就跑。他幾次都戳不著,生氣地把雞蛋抓起來「啪」就摔在地上。然後他又跳下地,用鞋底去碾這個雞蛋,去踩它。結果他一次又一次踩偏,更生氣了,索性從地上一把把這雞蛋拿起來,直接塞在嘴裡,把雞蛋咬破,咬了以後也不吃,再把它吐掉。你看這一段故事講得人忍俊不禁。這是最活靈活現的急性子、躁脾氣。
急是由某種外在的壓力,或者想趕緊達到什麼目的而引起的內心焦慮。人一著急,有時候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就是急急急,沒有耐心,想要馬上就成功。這就引出另外的一層意思,就是急迫,抓緊時間趕緊去做。人由於外在的原因,很著急,總想著趕緊達成什麼事情,從人急逐漸就引申到了事急,甚至演變成一個表示狀態的形容詞。
比如唐代詩人韋應物寫的〈滁州西澗〉裡,就有「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樣的詩句。就是說春天傍晚下雨,潮水漲的速度太猛了,作者用擬人化的寫法,就好像潮水含著某個人的心意,非常急迫地漲上來了。所以你看杜甫寫「白帝城高急暮砧」,因為人心裡有漂泊之感,聽著擣衣聲也覺得特別急。
這裡又引出「急」的另一層含義,就是緊張、迫切、刻不容緩。急迫,也就成為一個詞了。
迫是什麼意思?逼迫、迫近。就是越來越接近、臨近的意思。迫還有壓迫的意思,就是施加壓力,有一定威脅性的意思。時間急迫、緊急、壓迫到了刻不容緩、燃眉之急的程度,才會有詞叫「迫不及待」、「迫在眉睫」。
不管外面的事情有多麼緊張,節奏有多麼快,人心裡到底急還是不急呢?這其實還是取決於你內心的狀態。一方面,人要分得清輕重緩急,這就是大家常說的當務之急;而另一方面呢,人對事還是要忙而不亂,事急,人心不能亂。辦事節奏要快,但內心要從容。
怎樣才能做到呢?回到最早說「急」的本義,我們不要讓心變窄了。你看「急」字的字形,像不像把心攥在手裡,提著心、揪著心的樣子?那你能不急嗎?平時工作已經夠多了,節奏已經夠快了,把心胸養大,讓事情放在心裡,不覺得心窄,遇事論事,把每一件事情完成。那麼在做急迫的事情時,也可以從容不迫;在外在節奏緊張忙碌的時候,也可以忙而不亂,這就是急事與不急心的辯證關係。
「東西」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方位觀念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的一個面向,是華夏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中認識自然和社會的產物。而用漢字書寫的東、西、南、北四個主要方位,亦是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體現。
接下來,就從漢字的角度,結合文獻典籍,來認識一下相關的知識。
首先看「東」、「西」二字。
「東」字的字形就像兩頭用繩索綁住的橐。橐是一種無底的口袋,而表示方位的「東」因無形可象,就借音近的「束」字的字形來表示。《說文解字》云:「東,動也。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凡東之屬皆從東。」許慎認為,當太陽順著樹木向上升起時,表現出的是一種動勢,因而將「東」解釋為「動」;「東」字的構形為「從日在木中」,是根據篆文做的分析。「東」的本義就是指日出的方向、東方。在甲骨文中就有此用法,如「帝於東」,意思是向東方土神舉行禘祭。
甲骨文的「東」借由「束」來表示。
再來看「西」字,「西」字的甲骨文字形像鳥巢,金文字形與甲骨文字形相似。小篆字形在「巢」上加了一個簡化的鳥形,表示鳥在巢上停息的意思。《說文解字》解釋為:「鳥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因以為東西之西。」且在「棲」字下解釋:「棲,西或從木妻。」許慎認為「西」本義當為鳥棲息之義,並認為「棲」即「西」的異體字。〈敦煌曲子詞.西江月〉中確實就有「棹歌驚起亂西禽」的用法。古人依靠天空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來辨識、測定方位。東西的方位依靠太陽的升降來辨識,南北的方位則是依靠星斗的位置來測定,因此太陽停息、將落的方向就被定為西方,「西」也就由本義引申為表示西方之義了。也有學者認為,「西」表示鳥巢停息之義與表示方位之義並無關聯,表示西方的「西」字只是假借鳥巢停息之義的「西」字字形。
「東」、「西」都是方位名詞,如《史記.曆書》說:「日歸於西,起明於東。」詩歌中常常見「東」、「西」對舉,如劉禹錫的〈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兩句是雙關語,描寫一個女子的複雜心情。從表面上看,它寫的是即目之景:東邊晴朗朗,西邊雨濛濛,其實是用東邊的「有晴」和西邊的「無晴」,隱托出女子「有情」還是「無情」的乍喜情態,妙趣橫生。這裡的「東」和「西」,是使情景交融的契機。「東」、「西」除了可以表示具體的方位之外,還可以虛指。如劉禹錫〈竹枝詞九首〉第六首:「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這是在批判趨炎附勢、隨波逐流之徒,說磐石屹立不動,人心卻一會兒東一會兒西飄忽不定。蘇軾曾作〈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前四句的議論流傳千古,在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人生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東、西用作謂語、狀語時,表示東行、西行,或向東、向西。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秦師遂東」,《漢書.張良傳》「鼓行而西」,這裡的「東」、「西」就是東進、西進的意思。
「東」和「西」除了相同表示方位的意義外,各自還有歷史上形成的許多象徵意義和習慣用法。比如古人常用四方和四季、五味、五音等相配,像是東方配春、西方配秋等。
《禮記.月令》:「東風解凍,蟄蟲始振。」「東風」即春風。李白〈長干行〉:「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西風」就是秋風。古人還習慣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所以地名的「東」、「西」又常常以「左」、「右」代替,如山東、關東、河東、江東,亦稱作山左、關左、河左、江左。反之亦同。如《三國志.魏志.閻溫傳》:「河右擾亂,隔絕不通。」「河右」即「河西」。
在中國古代方位觀念中,「東」表示的方位是與尊貴意識緊密相關的。封建社會中,王侯將相的居室大多位於京室宮城的東側,稱之為「東第」。貴族講究居室的方向,要住在「東第」,位在五侯之上的皇帝及皇太子的居室,則更要占據東部位置。如《詩經.衛風.碩人》中有「東宮之妹,邢侯之姨」的詩句,《毛傳》釋曰:「東宮,齊太子也。」
孔穎達疏:「太子居東宮,因以東宮表太子。」《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時,其座次則為:「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史記會注考證》中解釋說:「堂上之位,對堂下者,南向為貴,不對堂下者,唯東向為尊。」按照古代習慣,堂上的座位要面向大門的方向擺放,面南背北。接待賓客時,主人坐在東側的位置,客人坐在西側。所以後世往往用主、客所處的方位來代替主、賓,如「東家」即指主人,「西賓」即客人。
我們往往把待客的主人稱為「東道主」,這其中有個典故。據《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年九月,秦晉聯軍攻打鄭國,鄭國派大夫燭之武半夜縋城而出,私會秦伯,試圖曉以利害,瓦解秦晉聯盟。其說詞中就有「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就是說如果秦國能夠解鄭之圍,鄭國願意做秦國在東方的居停主人,供應秦國使者往來的物資。這對秦國是很有利的。後世就把居停主人稱作「東道主」,進而把請客之人也稱作「東道主」了。
還有一個成語叫「東床快婿」。《晉書.王羲之傳》有這樣一段記載:「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於導(即王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子並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也!』
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太尉郗鑒託門生到宰相王導家求婿,門生回來報告說:王家子弟各個才華出眾,風度翩翩,聽說太尉派我來求親,都端著架勢,擺出一副矜持的樣子。只有一人,在東邊的竹床上袒露著肚皮自顧吃東西,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郗太尉聽了大喜,說:這就是我要的好女婿啊!便把女兒嫁給了他。這個年輕人就是大書法家王羲之。這就是後人津津樂道的「東床快婿」的由來。
作者: 于丹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