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預估2022年度稅收超徵約4500億元,其中約3800億餘元將回到國庫應用。我們想說的是,超徵稅賦並不是超收,而是在編列預算數時低估了整體經濟的動能,這筆錢實際上就是收進國庫了,政府應該做的是提升在具備公共性項目的投資,強化台灣在面對全球經濟環境變動時的應對本錢,而不是每當超徵就去談補助企業、甚至去談普發現金,這樣久而久之只會養出更多的媽寶企業,對於提升台灣競爭力並不會有實質的幫助啊。
我們認為,在討論「還稅於民」的時刻,應該更著重於在基礎建設、公共事業的投資,確保水電等公共資源的供應穩定與效率升級;而在平衡物價、產業轉型的環節,在投放資金時也應有更開創性的思考,提升施政的「公共性」效益,降低以補助形式執行的比重,畢竟政府為國家負責、企業為自身盈虧負責,實在是不要再依賴一個「萬能的政府」了。
當然,蘇揆也已拍板部分超徵稅收將以現金模式退還人民,但若只是迎合民情輿論、把錢拿來全民共享,對政府而言自是何樂而不為,也許還能因此挽回一些好感度,但這樣膝反射式的便宜行事,真的對台灣的未來有比較好嗎?
台灣這個海島經濟國家,和全球經濟環境變化連動之高,自不待言。
然而,也因經貿狀況受國際變數牽動甚深,2022年的稅賦超徵,反映的只不過是2021年底編列預算時,面對彼時仍然相當詭譎的疫情而呈現的低估狀態,而整年下來,台灣也正因為防疫成功,在2022年Omicron疫情升溫時並未承受太嚴重的經濟打擊,才讓稅徵優於原先預期。
這些錢還是大家扎扎實實地賺了,也扎扎實實地繳付到政府的手中了。因此,政府就有責任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好好地提升台灣經濟環境的基礎建設工作,保護弱勢群體、提升社會安全,而不是每次一遇到經濟下行,誰哭窮就把錢發給誰,選舉選輸了就去談發現金,這不叫政府,這叫父母。
我們認為,諸如補足健保、勞保缺口,擴大公共運輸的可用性,增加對電力電網的投資,協助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朝向低碳化、智慧化、模組化升級轉型等等環節,這些事情是政府應該做的。由政府支出來支應就學貸款的利息、興建更多公共住宅來降低青年生活負擔,也是政府應該做的。
而若更進一步去談平抑物價,政府甚至可考慮成立專門基金作為平衡國際能源、乃至糧食原物料價格變動的緩衝池,這,也是政府可以做的。
政府不應該做的,則是在面對經貿環境的變動時,讓企業覺得自己平常都不需要預作準備、只要出來哭一哭,開幾場記者會,政府就會伸出援手開始廣發紓困,然後遇到稅收超徵就喊著要全民發錢,當然政府有照顧人民的義務,然而補助就是一支雙面刃,過多、過於頻繁的補助,可能也無形助長惡性循環的不良企業,產生更多巨嬰公司。
那真的只會拖累台灣整體產業體質變化的契機。
困境就是轉機,政府把安全的經商與產業基礎建設建立起來,其他的,就交給自由市場去留強汰弱。
2023年才剛剛開始,大家還有得忙的呢。認真幹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