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十多年來出生率持續下降影響,根據私校工會的觀察,3年內需規劃退場的私立高中職就可能達到60所,佔全部私立高中職逾3成,部分私立學校已經面臨存亡關頭。我們認為,這些私校退場後的校地再利用方案,必須由中央主管機關與地方政府提前規劃,無論是作為新創基地、或者重新開發作為社會住宅,都須要超前部署,免於先前部分私立大專院校、高中職退場後無官方機構承接,導致校園荒廢、建物成為廢墟之憾。
年復一年少子化漣漪越來越大,私立學校招生招不滿的狀況也越發嚴重。單以台北市而言,2023年的國中生畢業總人數,就已經首見低於公立高中職規劃招生名額,等於只要去考試幾乎可說是保證有公立學校可讀,這也讓私立學校招生困境更顯險峻。
而2025年,更是上一輪虎年出生的學生要上高中職的時刻,依據教育部預估高中職新生人數,將較今年的略低於20萬人,進一步收縮至僅18.1萬人,這些都是主管機關必須提前出手,安排、整頓、並透過評估、預見有哪些私立高中職處於「危險邊緣」,即將面對招生與財務狀況惡化的警訊。
為了防止財團「獵地」,《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規定,在私校退場、解散清算後,其所擁有的不動產將歸屬於不動產所在地的地方政府。這也意味著,各地方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要肩負起相關土地財產的合理應用,並根據該地方政府需求,規劃合宜的再利用計劃。
有鑒於先前部分私立大專院校退場後,其校地再利用多聚焦於重新打造為長照設施,卻因缺乏相關配套而未能成功轉型,我們認為,依照不同校園所處的地方特性——畢竟不是每一間學校都位在都會區,台灣甚至不乏處於山坡地、或者農業區裡頭的校園——規劃出適合當地政府的發展政策與社區需求的方案,才會讓這些私立學校退場後,其校地能夠被更有意義地利用。
舉例而言,在距離既有社區與商圈較近的校園,除了作為社區文化或教育中心,乃至老人與社區照護設施之外,亦可思考作為非政府組織(NGO)或公益機構的基地,而近年來台灣政策亦持續著重新創企業的培植與孵化,相關空間亦可作為初創企業的基地或創客空間,為當地的青年創業者或小微企業提供場地,促進創新發展。
至於與已發展社區稍有距離的校園,在退場後則不妨作為藝術創作村或表演空間,將校園與其建築改建為藝術創作村,提供藝術家創作、展示與交流的空間,也可以規劃成表演場地,舉辦各類型的藝術表演活動。而為求居住正義,將校地重新開發為社會住宅或青年住宅,為中低收入家庭或年輕人提供可負擔的住房選擇,也不失為一個可行的選項。
若是退場學校處於較為遠僻的山區或農業區,相關校地則可以視當地人文特色,轉型為農業或生態教育基地,推廣永續發展和環境教育。抑或在這段國旅亟待振興的關鍵時期,更可做為深度探索在地觀光發展的試煉基地,若能有效統合地方景觀資源或社區文史寶藏,做好軟硬體通盤規劃與周邊資源串接,或許也能開創出一番別具特色的旅遊行腳新天地。
然而,這一切都需要中央主管機關和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畢竟,少子化趨勢已經演進多年,從來就不是什麼又急又快的事情,透過多方的共同研議、提前規劃,結合當地政府的發展政策及社區需求,並兼顧永續發展和公共利益,才能讓退場學校的校地發揮最大公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