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購置住宅貸款增速在2024年的上半年急遽增快,甚至使得部分銀行可貸予空間縮小,出現房貸暫停收件或放緩審查速度等現象,在在顯示出房市過熱失控的狀況。我們認為,近年房貸貸予成數雖收緊,但貸款年限拉長,可能在未來對一般購屋者的日常消費力道產生排擠效應,而若未來房市價格出現走跌、房產泡沫破裂,更可能拖倒一拖拉庫以房地產作為抵押品的再融資價值,成為潛在的金融危機,政府在擬定房市相關政策時不可不慎。
固然,房屋作為買賣商品,雖是尊重自由市場機制,然而牽繫到居住正義,甚至買方向銀行貸款後續所可能衍生出的金融穩定性問題,我們認為,政府應全面檢討「新青安」貸款機制,並藉由全台各地持續發展中的社會住宅與既有合宜宅等租售並行模式,提升房市的供給量,積極控制房市「只漲不跌」預期心態所帶來的搶買問題。
根據央行統計,今年前6個月,台灣的購置住宅貸款餘額均以每個月新增約700至800億元的規模不斷提升,而單單在今年6月,購置住宅貸款餘額單月更新增逾1,000億元,年增幅度更超過10.2%,是近年來最高紀錄,以房貸新增速度來看,房市確實有過熱現象。
再者,今年Q1全國房貸負擔率(=中位數住宅價格貸款月攤還額/中位數月家戶可支配所得x100%) 為44.3%,落在負擔能力偏低的40%-50%區間,而台北市的房價負擔率更達到68.8%,新北市、台中市亦落在「負擔能力過低」區間的50%以上,分別為57.2%、52.8%,房貸攤還額佔家戶可支配所得過高的狀況,其實一點都不健康。
從理性上來看,台灣面臨少子化的問題,「蓋那麼多房子究竟都是誰在住?」的問題也早已被討論到爛,但政府迄今似乎仍束手無策。房屋總價不斷提升,推高家戶每月房貸償還的負擔額度,一方面降低了可支配日常開銷的額度,建商賺得麥可麥可,另一方面則也壓低了房貸承貸人的風險承擔能力,未來可能成為金融安定的潛在危機。
我們認為,在擴大房屋供給方面,政府應藉由當前部分中學、乃至大學因應少子化的退場機制施行之時,將校地收回以公共建設模式投入社宅興建,且宜採租售並行的方式,以貼近興建成本的價格出售提供社會比價基準,應可收平抑房價之效;而在房貸市場則應收緊銀行端對未使用中的住宅作為抵押品的放款額度,降低整體金融體系對房地產市場的曝險,亦可收遏止房地產再融資的空間,讓房價所得比回歸到較合理區間,才是社會與金融體系長久、穩定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