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班族來說,最恐怖的事情是什麼呢?大概就是漫無目的的開會。其實台灣企業真的很喜歡開會,也很喜歡看到大家都在辦公室,而不管人是不是有在「工作」,只要人在辦公室、有來上班就好。這標準簡直是低得可憐。但接下來是什麼?搭配低效率的溝通方式,讓許多人加班加到天荒地老。如此日復一日,根本現代職場鬼故事。
我們就曾經聽說過,有間企業每天上班的基本盤就是到21:30,新到職的業務助理某天不舒服打了電話想要請病假,卻被電話那端的主管無奈交待說,「就算你請了病假,上面還是會想要看到你。」
言下之意是說,這病假也不用請了,就來上班吧,不然你在公司就會黑掉了。
之前疫情嚴峻時,很多公司都實行遠端工作、線上開會,但有的老闆把線上開會當作出勤打卡,時間到了就一定要看到員工出現在鏡頭前,員工也不能使用背景濾鏡模式,家裡的小孩啊家具啊都一覽無遺。
到底是有多怕員工偷懶?這麼低的信任感真的可以嗎?
還有間企業,每天早上要開個三小時的晨會,二十幾個高階主管都要輪流向老闆報告事項,以及被老闆輪流罵一輪。其中一個人被老闆罵的時候,其他主管就在那邊耗著。然後早上的時間就結束了,會開完了也就要吃午餐了。什麼事情也都沒有完成。
然後早上沒做的事情怎麼辦呢?當然就是下午做。做不完,就加班囉。根本變成上班族的永劫回歸,會越開,越迷惘,而越迷惘,就越要開會。直到老死,直到退休。
更別說,有的企業是主管沒走手下也不准走,就算主管走了手下也不一定可以走。
這類型的職場文化,真的是有病到爆炸。
相對地,之前某上市櫃公司換了一個董事長,新任董事長剛接這家公司,看到這家公司的開會亂象有感而發說道:「我們可以先看一下目前台灣企業普遍的現象,通常企業都要開很多會議,但大多數的會議是決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細,每次新的會議跟既有的業務沒有銜接,或是開會真正問對問題的人很少,時間花在同樣的問題繞圈子,沒有結論。」
「開會,真正問對問題的人很少,問錯問題會一直繞,時間花在繞問題沒有用。」
說得真好,來賓請掌聲鼓勵鼓勵。
都民國幾年了,不講究工作效率,只求「你不管怎樣人都要在」的舊時代管理方式,應該變革了。別再只是在意人有沒有在辦公室,有沒有出現在鏡頭上,有沒有參加會議,有沒有在會議上發言。那些枝微末節的事情。團隊合作首重信任感,以及每個人都有把手頭工作完成的責任感。不要把自己沒做的功課拿到會議上來浪費大家的時間。
尤其疫情也已經差不多走到末升段——但願如此——相應的遠端工作模式已成新的標準(new norm),健康的職場文化,高效生產力從來就不是靠誰露臉多、或久坐「坐」出來的。回歸到「工作」的本質,不管人是不是在辦公室、開會的模式是實體還是遠端,大家上班應該是來「解決問題」,把任務完成,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嗎?
別再把「上班」當成演實境秀了。競爭力從來不是「演」出來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