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社論》永續/人權需兼顧,遠洋漁業轉型仍未完成
2023/09/21 14:00
MoneyDJ社論
電視劇《八尺門的辯護人》熱映,掀起一陣對於遠洋漁業、人權、勞動權益的討論。我們認為,四面環海、甚至可以說是「靠海吃飯」的台灣,漁業發展是不可輕忽之重,而政府在增加對於漁港硬體設施的更新與投資之餘,更應該將政策聚焦在如何改善海上的勞動環境,畢竟在ESG議題越顯重要的此刻,漁業的勞權評比可能直接衝擊到捕撈配額、銷售落地權,進而影響到台灣討海人的收益,永續、人權、與發展,已是遠洋漁業轉型的必要課題。
台灣遠洋漁船作業漁場遍布全球三大洋,遠洋捕漁船隊總規模在全球排名第二,論公海漁撈實力亦堪稱為全球遠洋漁業中的強權。以2022年漁業署年報資料來看,台灣的遠洋漁業涉及產值約達355億元,且近10年來除Covid-19疫情爆發的2020年以外,遠洋漁業產值均站穩在300億元至400億元區間,對於台灣經濟的貢獻不可謂不大。
然而,2022年遠洋漁船境外僱用外籍船員人數近2.2萬人,遠洋漁船上「台灣船長以少數控制多數」的情況屢見不鮮,其中涉及的強迫勞動問題,所衍生出的超時工作糾紛、近10年來數起漁業隨船觀察員不明死亡,甚至漁工船員群起「反抗暴政」的狀況,並非少數事件,如何在結構上改善漁工勞動與生活處境,顯然並非漁業署往往以「船隻登記並非本國籍,不屬於台灣管轄權下範圍」為由搪塞的情況。
事實上,在2020年時,作為台灣遠洋漁業重要消費市場的美國,就在「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之貨品清單」當中,首度列入台灣,意味著台灣的遠洋漁業產值乃是透過壓榨漁工所得,這不僅使得台灣遠洋魚貨成為國際認證的「血汗海鮮」,更有部分買家表達了「相關狀況需改善,否則將拒絕採購」的要求,直接衝擊到台灣遠洋漁獲的出口與落地權益。
這從根本上顯示出,改善漁工勞動環境並非只是「投資無回報」的作為,而是能夠實實在在強化漁獲出口競爭力與銷售權的環節。
從美國的「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之貨品清單」報告書中,可見相關指控包括了「漁工護照、身分證件遭船長沒收」、「苛扣工資」、「長時間未靠港,漁工無法與外界聯繫」、「長達18-22小時的不間斷勞動」、以及言語與肢體暴力,乃至飢餓與脫水等惡劣生存環境——其實說穿了,相關狀況任何一件如果發生在陸地上的工作環境,都不是應被允許的,怎麼到了海上就彷彿「無法可管」呢?
對於我國遠洋漁業管理,除了持續倡議政府應提升監管措施與強度,更須建立可追溯的資訊整合系統,以期進一步有效打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UU)的非法漁業捕撈行為、海上強迫勞動、與人口販運。至於漁業資源能否永續利用,則需兼顧海洋生態環境及海洋生物多樣性能否妥善保育與維護,才是善待海洋資源、實踐永續漁業的最佳良方。我們認為,政府應借鏡聯合國糧農組織於1995年通過的「負責任漁業行為準則」的精神意涵,來落實遠洋漁業的管轄與輔導。
這當中,自然涵蓋了落實各面向的漁業管理準則——設立漁業資源保護區防止過度捕撈;促進漁業資源品質、多樣化及可獲性維持及糧食安全;盡力取得最佳科學證據、進行漁業科學相關技術研究,致力提供正確漁撈相關數據;發展及採用選擇性和環境上安全之漁具漁法,以降低對海洋生態的負面影響;重視漁產品的產銷履歷流程(例如消費時選擇責任漁業生態標章產品)相關資訊記錄並公開標示等。
這些「透明化」與「責任化」的作為,都有機會讓我們的海洋更加永續。
我們也認為,政府在最起碼的漁船檢查、漁業執照換發等流程,應秉持最低限度的平等原則,讓外籍漁工和本國勞工享有同樣權益,避免中間剝削及非法扣款、漁業管理資訊透明化,以及盡快落實提高漁船檢查率等政策;而在人權權益的照顧上,則更應該推動國際勞工組織漁撈工作公約的國內法化,直接「接軌國際」,如此在各國市場與不分國界的海洋上,才能在競爭之餘推動台灣遠洋漁業的真正轉型,使海洋更永續,讓漁工權益合理貢獻台灣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