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間,香港的亞洲區域金融中心角色,因中、港政治動盪而黯然失色,新加坡吸引了部分高階金融人才,但市場專擅項目的差異,倒也讓新加坡未能直接將香港角色「整碗捧去」。我們認為,這就是台灣的機會所在,國際金融交易,講究的是穩定的法治環境、開放的貨幣政策,台灣作為漸趨成熟的民主政體,若能放寬貨幣政策,並將金融環境打造得對創新更加友善,就有機會吸納更多的金融商品交易與投資在台灣發生。
就資產管理層面而言,香港的失落與新加坡的野心都構成了金融產業版圖位移的挑戰與機會,而賴清德副總統在政見發表會中將「台灣作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更是值得肯定。我們認為,無論在本週末(1/13)的大選中,哪一個陣營取得執政權,都應仔細思量推動相關政策的可行性,並讓金融產業成為台灣在半導體與電子製造之外的另一關鍵國際產業。
就台灣GDP比重而言,金融產業佔比高達6.4%,並提供逾百萬人的就業相關機會,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
我們認為,台灣在科技製造領域已經執全球的牛耳,吸引許多國際資產管理商投資台灣股市,下一步若能結合台灣科技製造在國際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引進資產管理業者在台灣設立區域總部,活化創投與投資部位,將進一步助力台灣金融產業豐厚人才庫與長期發展,與新加坡、香港比肩。
儘管台灣因出口導向的經濟結構,長年以來匯率政策相對謹慎、主要致力於維繫匯率的動態穩定,相對而言,卻也限制了國際資金在台灣資本市場的流動,殊為可惜。我們認為,若政府能夠鬆綁貨幣政策,或者透過設立金融專區等措施,進一步強化台幣與國際貨幣市場的連結,就有機會讓金融業者「發現」值得投資與開發的資產管理商品,甚至創造出讓國際資產管理大行來台設點的誘因,帶動金融業的正向循環。
另一方面,台灣在網路金融、金融科技、加密貨幣等領域的發展,相對受到政策的掣肘,然而台灣擁有巨大的科技軟、硬體人才庫,若能結合台灣的數位科技人才、發展軟硬體技術、探索及掌握趨勢,並將其與金融業鏈結運用,未嘗不能開拓出一片新的風景。
過完這個週末,台灣就選出下一任的領導人了。我們認為,台灣在科技產業的成就已是有目共睹,新政府接下來的責任,則是建構出另一波讓台灣更加國際化、與全球市場連結更深的產業環境,而打造強韌與堅實的金融體系,或許正是台灣立足亞洲、放眼世界的重要基石,期許新政府能持續把世界的資金帶進台灣,也把台灣科技人才的軟硬體技術實力,帶給世界的金融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