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來泡個溫泉好嗎?台灣豐富的地熱資源,不僅能泡湯暖身,還隱藏著足以改變能源供應樣貌的未來潛力。地熱發電,作為一種穩定且低碳的再生能源,是解決台灣供電壓力的重要選項。然而,地熱資源的開發地點多與原住民保留地重疊,這讓土地使用、文化保存及生態平衡成為一大難題。我們認為,如何讓發電效益與地方需求和諧共存,成為我們必須思考的政策方向。
事實上,我們十分樂見政府、工研院、學界,乃至結合海外技術,在台灣探勘深層地熱潛力的努力。日前經濟部就發表了成功在臺東霧鹿地區完成超過2000米的地熱深層鑽探,取得連續完整岩芯的成果。這項突破展現台灣深層地熱資源開發的潛力,並揭示高達攝氏140度的地熱裂隙通道,進一步確認深層地熱儲集層的特性。這次探勘歷時8個月,克服困難地質條件,標誌著國內地熱技術的進步,也為未來地熱發電提供重要的實證數據與發展信心。
要開發地熱,第一步是讓「人」進入討論,而不是只帶著挖掘機去現場。政府應搭建「政府—部落—開發商」三方協商平台,讓原住民族部落參與早期規劃,聽見他們的聲音,並尊重文化生活範疇的界限。土地使用必須謹慎,避免破壞部落世代傳承的文化記憶,同時,也應設計「地租分潤」與「收益共享」機制,讓部落不只是開發的「旁觀者」,而是實質的受益者。除此之外,透過在地培訓與就業機會,讓部落青年成為地熱產業的一部分,帶動地方經濟的成長。
當然,地熱發電也需要有序的開發,否則只會像亂翻的湯泉池,熱氣是冒出來了,後果卻不受控。政府可推動「地熱專區」模式,集中規劃具資源潛力且生態可承載的區域,減少開發過程中的衝擊。同時,專區內可推動「熱電共生」技術,不僅發電,還能回收餘熱供應在地產業,如溫泉旅遊、農產加工等,讓「地熱」不只是電,更是地方發展的驅動力。此外,設立專責基金,將部分開發收益回饋給部落,用於環境復育、文化保存及社區發展,讓這筆「熱能財富」長長久久。
在此同時,地熱開發的技術與鑽探也並非毫無限制。我們認為,政府應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要求開發商使用低衝擊、低噪音的環保鑽探技術,像是「封閉迴圈」系統,避免生態破壞或水源污染。開發過程中,設立環境監測機制,追蹤地下水、土壤及生態變化,確保開發不會成為環境的傷口。此外,開發商應提出完整的退役及復育計畫,讓地熱井在完成任務後,能自然回歸土地,留下善後的美好。
最後,政府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應統籌專區開發,確保各方利益平衡,並進一步完備地熱發展合理進程中所需的政策及法規。原住民部落的參與,讓開發融入地方文化;而開發商則需以技術實踐環境責任,確保能源開發與自然共生。
地熱開發並不只是把「熱」從地底挖出來,而是找到一個共榮的未來。當天冷了、溫泉蒸騰而起時,這背後的地熱能,也能照亮我們的城市與部落,讓每個人都享受到這份來自大地的禮物。或許,這才是台灣真正能做到的永續發展:讓能源轉型不只是一場數字遊戲,更是一段人、自然與技術和諧共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