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漲的房價已成為台灣社會最難解問題,近期包括新聞媒體與建商釋出訊息,又似乎炒起一片房價只漲不跌的錯覺。市場上多有人將此歸咎於政府針對首購剛性需求族群的「新青安」房貸補貼政策,是造成首購族「趕著買」的推手;而公股行庫也將苗頭對準新青安舊戶可能潛藏的人頭戶與轉租戶等問題,祭出強化貸後管理及稽查的防弊措施。行政院更表態將對新青安進行全面檢討。然而,我們認為,房市熱度居高不下, 除了新青安的潛在影響之外,更可能與潛在的不公平行銷制度、以及由建商授信予買方但卻欠缺監管的「低自備款專案」,都是推高房價並引發「購屋焦慮」的可能來源。
就內政部最新一期待售新成屋統計資料來看,該數據從2021年Q4的7萬戶左右,到2023年Q2季底為止已升高至9.05萬戶左右,新建未售的餘屋供給量之多,來到歷史新高水位。
固然,這與前幾年建商面對房市多頭市況,積極搶建並進入密集完工期有關。然而,若以該統計數據對比在真實房屋市場參與者所宣稱的「熱銷」、「完銷」,甚至「看屋要拿號碼牌」等採取飢餓行銷方式試圖引發潛在買方「FOMO(fear of missing out, 深怕買不到)」的焦慮心情,可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
事實上,預售屋、新成屋市場的銷售市況不透明早已不是新聞,先前就有房市觀察家指出包括「賣三成說賣九成、賣四成說熱烈完銷」的話術,乃至「先從不好賣的單位開始賣起,其他的都賣掉了」等等,都是行之有年的預售屋行銷常用手法。
我們認為,房屋作為買賣商品,雖是尊重自由市場機制,然而牽繫到居住正義,甚至買方向銀行貸款後續所可能衍生出的金融穩定性安全,公平會、消保會,實在應該嚴查飢餓行銷話術的操作,乃至建商與代銷公司是否藉由成立「賞屋群組」、「社群行銷」之名,創造熱銷假象;而針對實價登錄不實的稽核也應該更加嚴格,藉由切實執法來確保行銷資訊屬實。
以實價登錄機制來看,理論上固然可以杜絕「潛銷幾成、完銷」宣告但未如實登錄交易價格,也確實設有罰則,然而實務上卻缺乏稽核人力,即便內政部設有檢舉管道,但檢舉成案、開罰的比例亦偏低,在法規面上實應再將對相關自然人與機構的炒作行為訂定得更加完備才是。
另一方面,政府提供的新青安房貸補貼政策,確有其協助首次購屋族群降低財務負擔的美意。然而,在當下的房屋市場,我們發現,有不少建商更「加碼」出資借貸給買方,以房屋為擔保品提供融資給購屋買方藉此壓低自備款成數。如此一來,買方原本向銀行借貸的7-8成房貸,加計建商的「善意加碼」,加總之下其房貸、融資成數竟可擴大到9成,這對於金融市場的穩定實在不能說是好事。
MoneyDJ社論長期主張,企業只要牽涉到融資放款、授信行為,都應該納入「融資公司法」的管轄範圍。那麼,既然這些建商願意放款授信給房屋的買方,就應該自我約束,對其授信方進行完整徵信,同時也應該與債務擔保品(房屋本身)的共同債權人(房貸放款的銀行)在業務上進行對接,共同確保買方作為背負房貸與建商融資部位的債務人具有清償能力。這個部分,金管會也應該要介入了解,才是確保金融系統在房貸曝險可控的關鍵。
影響房價的因素千千萬萬種,人們想買房的心情,自也會隨著經濟情勢、對市場的認知狀況而起起落落。政府應該做的,就是確認市場上不能有虛假行銷行為、不能讓賣方為了賣房而降低買房「門檻」,導致買方對自身財務風險評估產生錯誤認知。
放長時間點來看,唯有在整個房屋市場克服了FOMO的恐慌心情後,房價才有可能走得更加穩定,讓每個願意負擔合理風險與財務壓力的人,買到自己想要的房子。而政府所能做的,無非就是建構起跨部會的合作與稽查架構,清查助炒房價的個人與機構,才能更加落實居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