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9-23 14:29:59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素有「央行的央行」稱號的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簡稱BIS)警告,負利率太過盛行,已來到「有點麻煩」(vaguely troubling)的地步。
路透社、Zero Hedge報導,BIS 22日在最新發布的季度報告中警告,美國聯準會(Fed)、歐洲央行(ECB)及中國人民銀行(PBOC)等重要央行重回寬鬆模式,讓全球殖利率轉負的債券規模膨脹至超過17兆美元、創歷史新高,這大約等於全球GDP的20%。
BIS貨幣暨經濟部門主管Claudio Borio直指,就連十年前金融海嘯最嚴重之際,人們也無法想像市場上會有這麼多負利率債券。「當難以想像的事情成為日常,情況也會變得有些麻煩。」
日本、瑞士多數公債的殖利率都已經轉負,德國、荷蘭也不惶多讓,就連經濟有疑慮的義大利等國,短債殖利率都同樣轉負。
Borio警告,貨幣政策的效用已嚴重消褪,或許無法對抗全球衰退問題。「貨幣政策能發揮效用的空間已進一步收窄。一旦經濟真的衰退,貨幣政策勢必需要幫手助陣,尤其是各國尚有操縱空間的財政政策。」
Borio並表示,「擔保貸款憑證」(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CLO)令人憂心,此乃全球金融市場的明顯弱點。貸款市場正在快速膨脹,放貸標準卻持續惡化,複雜的金融產品則遮掩銀行面臨的風險,跟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海嘯前極為相似。
BIS報告指出,雖然CLO跟觸發2008年次貸危機的擔保債權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CDO)不太相同,風險沒那麼高,但投資人四處追尋殖利率、已讓放貸標準惡化,未來可能會引發更大的虧損。
根據BIS估算,全球在外流通的CLO規模已來到7,500億美元,2007年CDO的在外流通規模則只有6,400億美元。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Zero Hedge 2018年12月13日報導,槓桿貸款(leveraged loan)由於支付的利息較高、又屬於浮動利率,近幾年在利率低迷的環境大受投資人歡迎。銀行會將槓桿貸款打包成CLO、賣給一般投資人。
所謂「槓桿貸款」,指的是信評低於投資等級的企業,以公司資產作抵押、向銀行取得的貸款,目的是要進行槓桿併購等操作。一般來說,槓桿貸款因違約率較高,支付的利息也高於一般貸款。
歐洲央行已經坦言需要財政政策的幫助。根據ECB 9月12日發布的推文,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見圖)直指,我們對退休金產業及相關服務非常擔憂。負利率是貨幣政策的必要工具、它創造了許多正面效益。我們要如何加速發揮這些影響、進而推升利率?答案是財政政策。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