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3-03-17 10:59:52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上證報報導,近期,矽谷銀行等海外銀行流動性風險事件,持續引發市場關注。分析人士判斷,相關事件對中國金融市場及銀行體系的影響非常有限,現階段中國銀行業整體經營穩健,資產負債結構安全,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不存在爆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申萬宏源研究所銀行業主管鄭慶明均認為,目前看,矽谷銀行等相關事件對中國金融市場衝擊非常有限;中國商業銀行自身經營穩健,主要監管指標居合理區間,風險抵補能力整體充足,流動性水準合理充裕,資產負債管理持續優化;與此同時,中國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取得重要進展,銀行體系的「安全墊」進一步強化。
中國銀保監會揭露數據顯示,截至去(2022)年第四季末,中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17%、12.30%、10.74%,均較去年第三季末提升;撥備覆蓋率達205.85%;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為147.41%,流動性比例為62.85%,存貸款比例為78.76%。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召開的2023年金融穩定工作會議指出,中國金融運行整體穩健,風險可控。
而海外銀行風險事件發生的背後,透露其經營管理中存在的資產負債管理不善、期限結構錯配、風險管理失當與激進擴張等問題。與之相比,中國商業銀行主要透過投放信貸支援實體經濟,債券投資比重相對較低,資產負債表結構更加健康。鄭慶明表示,中國商業銀行不存在類似部分海外銀行大幅配置債券投資的情況,尤其自2017年金融去槓桿以來,步入「總量穩、結構優」的高品質發展階段,中國上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更健康,無論是流動性指標或資產品質表現,均無需過度擔憂。
招商銀行研究院認為,整體看,此輪風波更多是新冠疫情以來,宏觀經濟政策環境劇烈變化的投影,而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信貸總量有效增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目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去年中國CPI年增2%,遠低於8%以上的全球平均通膨水準,在全球高通膨背景下保持了物價基本穩定。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王劍表示,近年來,中國貨幣政策注重從供給側發力提升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經濟高品質發展。鄭慶明認為,中國利率調控不存在貨幣政策的「急轉向」;在做好跨週期調節的同時,貨幣政策兼顧短期和長期、內部和外部的均衡,確保利率處於合理區間,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這是避免出現類似海外銀行風險事件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