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合政府就2025年預算案達成共識
由社民黨(SPD)、綠黨(Grünen)、自民黨(FDP)組成之德國聯合內閣歷經數月來僵持及談判,於日前宣布已就2025年預算案達成協議。
蕭茲總理(Olaf Scholz;社民黨)、副總理兼經濟部長Dr. Robert Habeck(綠黨)、聯邦財政部長Christian Lindner(自民黨)共同召開記者會,同意遵守德國基本法「債務煞車」機制(Schuldenbremse;該機制限制政府必須在稅收額度內量入為出,新增債務不得超過年度經濟產出0.35%),在限制新增政府債務之同時,也敲定促進成長之相關規劃,目的在於為欲振乏力之德國經濟,提供刺激及誘因。
2025年預算將運用德國在脫碳領域之努力,作為產業復甦之槓桿。相關規劃包含氣候及能源政策的廣泛措施與投資,例如推動新一輪的電動車支援措施、實施企業脫碳投資的稅收折抵政策、對公共交通、供暖設備及建築升級轉型之支持、減少行政流程障礙等。
蕭茲總理受訪時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氣候變遷、朝氣候中和經濟結構轉型、以及再生能源與氫能的發展等,對德國民眾造成不確定感,2025年預算案目標在於為這個世代創造安全及穩定。渠認為儘管民粹主義政治勢力試圖透過過度簡化的解決方案,以利用不穩定之趨勢獲取政治利益,但負責任的政府必須致力於創造更多成果。
聯邦經長Dr. Robert Habeck則指出,執政3黨議定之投資計畫預期將使2025年經濟成長提高0.5%,約相當於260億歐元,他所秉持的談判精神係「經濟、氣候、兒童三位一體」之原則。2025年預算案不需任何大幅削減支持產業脫碳之預算,但聯邦政府必須確保創造更多歲收以彌補開支。
針對聯邦政府達成之預算案共識,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 für Weltwirtschaft, IfW Kiel)主席Moritz Schularick表示該預算協議為一項政治妥協,未及時處理德國及歐洲所面臨之最緊迫挑戰。環團德國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主任Martin Kaiser則直言預算協議沒有就如何解決未來的重大問題提供解答,德國需要財務迴旋空間創造安全之生態系統,例如應藉由改革「債務煞車」機制加以達成,而非透過財政或金融手段東拼西湊。
德國聯邦能源與水資源產業協會(Bundesverband der Energie- und Wasserwirtschaft, 簡稱BDEW)主席Kerstin Andreae則對2025年預算案達成協議表示歡迎,認為相關規劃已關注且考量能源安全以及能源產業發展。能源產業已預備投入大量資金,擴大再生能源建設、拓展及改造電網基礎設施、擴大國內氫經濟供應鏈、執行運輸與供暖脫碳。
德國聯邦再生能源協會(Bundesverband Erneuerbare Energien, BEE)亦表態肯定,認為2025年預算協議顯示政府明確表達加強再生能源、提升能源供應安全、實現氣候目標之意圖。
2025年預算案後續將送聯邦議院(Bundestag)進行辯論,預定自2024年7月17日起展開討論。通過後,始可由聯邦財政部據以執行。(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