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4-18 14:12:00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週五(4月18日)報導,SemiAnalysis晶片分析師Sravan Kundojjala指出,川普(Donald Trump)關稅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可能成為美國人工智慧(AI)霸權的最大障礙,即便對來自台灣的進口晶片徵收32%關稅、美國的半導體生產成本仍較高,因為關稅拉高了關鍵工具、材料價格,關稅實際上反而阻礙了美國重建國內製造業的能力。
全球供應鏈研究機構Altana表示,單單是對中國加徵關稅這一項就足以讓美國數據中心開發商每年成本增加超過110億美元。台灣晶片設計公司高層透露,高額關稅將迫使亞馬遜等美國企業不得不在未來幾年承擔成本。
MarketWatch報導,Wedbush證券分析師Dan Ives 4月8日發表報告指出,美國政府嚴重低估了亞洲供應鏈的複雜性,美國勞動力和成本結構違背了現代供應鏈概念。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4月4日公布,2025年3月半導體與相關電子元件就業人數月減900人至37.88萬人、創2022年2月以來最低,連續第10個月呈現縮減,較2001年1月的71.49萬人(1985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縮減47%。
川普2019年2月表示,維繫AI領導地位、對於維護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來說至關重要。
Business Insider 3月報導,Meta科技長Andrew Bosworth在《Possible》播客節目中提到,中國擁有一群才華洋溢的工程師,美國全國上下必須認真對待AI、並在這方面爭取領先。
根據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在1月發布的《人工智慧人才報告(AI Talent Report)》,印度培養的AI相關學士學位畢業生以及中國培養的AI相關學士與博士學位畢業生都比美國多,美國大學體系培養AI人才的速度跟不上AI人才需求增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