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1-12-06 11:51:29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跨境佈局需求增加,市場看好國內私募及併購案件及金額成長,不過,財顧專家認為,政府應增加政策及法律的明確性,並走向開放的國際趨勢。調查結果也發現,人力資源提早參與有助併購案的成功機率。
全球知名併購市場資訊供應商mergermarket 今日在台舉行「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圓桌會議」,探討國內私募及併購趨勢發展。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指出,看好國內私募及併購市場的四大趨勢,一為高科技業的整合,特別是四大「慘」業;二、預期在ECFA效應下,歐美日等投資者來台尋求併購機會將增加;三為陸資來台;四則是台灣企業開始走出去,尋求併購機會。
根據美商韜睿惠悅調查統計,成功的併購案件中,37%人力資源(HR)部門在交易前規劃已參與;在實地查核(Due Diligence)階段,成功案件中,則有77%有HR參與。韜睿惠悅亞太區企業併購諮詢業務負責人周淑媛也說,根據統計,併購企業最擔心的困難點包括文化整合、高階主管整合、如何有效溝通及薪酬整合,若能提早讓HR部門參與,併購整合成功機會越大。
不過,無論從財務面及法律面,與會專家皆認為,法令及政策還有明確化的空間。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人陳民強指出,以KKR擬併購國巨(2327)案來說,因國巨所屬產業並非外人投資的負面表列範圍,但在行政裁量權上卡住,他表示,主管機關不是不能管私募基金,但政策及法令規定需標準化,不然就會徒增併購的不確定性,讓外資卻步。
勤業眾信財務諮詢顧問總經理陳威宇則說,國內企業併購法中,不少對於併購並不友善,包括合併公司盈虧互抵後的所得稅扣抵可能打折,影響不小。他也表示,今年1月通過的所得稅法修正及6月公布的細則中,訂定合併後負債若達股東權益的三倍,稱之為資本弱化,此相對於國際標準的1-2倍偏鬆,但將非永續特別股股利列入負債,則是比國際標準從嚴。
元大投資銀行副總曾馨慧表示,2006、2007年台股有波下市潮,主要就是因大陸投資限額問題,但隨2008年兩岸政策放寬後,相關個案減少,但KKR擬併購國巨案失利後,加上今年4月金管會從嚴規範私募,包括在定價、認購人及獲利公司引進財務投資者方面設限,也使得今年私募案量減少。另外,包括在陸資來台投資的正面表列項目及中間人/介紹人規範,都還有商榷空間。
陳威宇說,根據投審會統計,今年前10月國內併購案件年增7%,金額成長20%,顯示國內併購市場仍熱絡。黃齊元補充,希望主管機關管理併購案能不只站在防弊立場,也能同步思考興利,讓政策及行政法令規範更趨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