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03-29 08:50:14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當局更仰賴國家主義團結民心,據傳美方憂慮北京對統一台灣的想法蠢蠢欲動,華爾街日報認為美中應該採取行動降低風險,可以少量恢復美國對華為的晶片銷售,換取中國削減對台軍備。
華爾街日報28日報導,2021年開年,中國和西方的關係顛簸不斷,美中在阿拉斯加的貿易會談對槓,歐盟和中國相互祭出貿易制裁。這不利台灣和中國南海的沿岸國家,對多方來說也是不祥之兆,美中的貿易衝突可能惡化成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對峙。而且中國在自家後院的的武裝實力,已經快要追平美國。
儘管美中在東亞發生重大衝突的可能性不高,但是已經不再是不可能的尾部風險,企業應該開始思索箇中意涵。倘若中國採取「灰區」(gray zone)戰略封鎖台灣,北京也有巨大風險,台灣可能會切斷對中國的晶片供給,美國和盟友的貿易和金融制裁會讓衝擊加劇。台灣供應了中國的1/3晶片,有些晶片更由台積電(2330)獨家生產。
然而,光是經濟嚇阻,不確定能否阻止北京試圖兼併台灣。中國好不容易和歐盟敲定雙邊投資協定,但是北京不惜危及此一協議,也要制裁歐洲議會成員,再次顯示中國願意接受巨大的經濟風險。先前香港通過國安法更是最佳明證。
美中應該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降低衝突。舉例而言,維持中東原油出口順暢,對全球至為重要;確保亞洲晶片能對外輸出,也對美中極為關鍵。有限制的恢復對華為的晶片銷售,換取中國對台軍備有限度、可驗證的削減,也許是一個辦法。這沒有簡單的答案,需要創造性思考,以強化台灣安全,同時也要加強威懾、降低發生意外衝突的風險。
FT:美憂陸動念要奪取台灣控制權
金融時報(FT)27日報導,資深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對台灣似乎從滿意現狀的時期,轉為更焦急、更願意測試極限、開始對統一起心動念的時期」。該名官員說,拜登當局評估北京過去兩個月的作為,歸納出此一結論。他說:「習近平可望進入第三任,外界擔憂他認為對台進展,對他的執政合法性和政績極為重要....他似乎準備好承擔更多風險」。
拜登政府的警戒情緒高漲,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也提出警告,他向美國參議員表示,中國可能會在「未來六年」採取軍事行動。
台灣國安官員指出,有兩個時間點可能會讓習近平(見圖)覺得需要對台行動,一個是2022年的中共全國代表大會,屆時將確認習近平接掌第三任;另一個是2027年中國解放軍建軍100年。雖然美國憂心忡忡,台灣方面並未如此緊張。一名資深台灣官員表示,中方提高對台的軍事壓力,不過沒有立即動武的跡象。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