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07-12 07:52:15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谷歌(Google)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中國人工智慧(AI)技術進逼美國、對此感到憂心,而在晶片製造上,預估今後美中仍將持續依賴台灣,不過認為南韓三星電子在晶片製造領域上的能力被低估。
日經新聞9日兩篇(一、二)報導指出,谷歌前CEO、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主席施密特接受日經新聞線上採訪表示,中國AI技術能力進逼美國、對此感到憂心,美國的對中科技政策上、「和日本等亞洲友好國家之間的牢固關係是不可或缺的」。施密特認為,美國在和中國之間的技術競爭上要勝出,則在AI、半導體、能源、量子電腦、合成生物學等「戰略性」領域上美國有必要持續保有主導權。
NSCAI曾在3月提出的報告中警告,「當前情況持續的話,AI主導權恐遭中國奪走、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施密特在受訪時表示,在部分AI技術、量子電腦上中國的技術能力較3月報告中所預估的時間,「還要更早追上美國、這是很嚴重的事情」。
關於晶片製造據點集中在台灣一事,施密特表示,「台積電(2330)雖在美國、中國投資設廠,不過基於各種技術上的理由、(美、中工廠)都不會是最先進的據點,因此美中對台灣的依賴將持續。美國即便投入鉅額費用、也無法立即變得像台灣那樣」。
施密特指出,「因對台灣的依賴持續、因此有必要在美國等地確保替代對象。特別是南韓三星電子在這個領域(晶片製造)上被低估。三星的半導體部門非常優秀,在5奈米(nm)產品上應該可由台積電和三星兩家供應」。報導指出,上述言論顯示施密特認為,三星具備可部分替代台積電晶片製造的能力。
韓媒稱三星難趕上台積電有三大理由
BusinessKorea 6月21日報導,三星在晶圓代工上無法趕上台積電有三大理由,分別是投資、專門技術與信賴感。業界專家直指,台積電在以上三大領域的表現皆遠優於三星,這讓三星記憶體科技大幅超前的成績,難以在晶圓代工領域複製。台積電每年的投資規模是三星晶圓代工單位的三倍左右。雖然三星對整體半導體業的投資規模高於台積電,但僅有一小部分挪給晶圓代工。
報導稱,投資規模的差距也蔓延至專業技術。台積電今(2021)年就已開始量產5奈米製程產品,還在台灣打造一座3奈米廠、預計明年進入量產階段。台積電也展開2奈米製程技術的研發工作,目標是在2024年量產。相較之下,三星今年雖然宣稱已成功量產5奈米晶片,但業界分析師透露其良率太低、不算量產成功。截至目前為止,沒有客戶願意對三星的5奈米製程技術下訂單。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