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1-05 08:20:40 記者 陳苓 報導
全球供應鏈壓力居高不下,打斷了全球物流、誘發高通膨,紐約聯準銀行新創建的指數顯示,供應鏈瓶頸也許已經觸頂,物價壓力有望放緩。
CNBC報導,根據紐約聯準銀行4日的部落格文章(見此),官員彙整出「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Global Supply Chain Pressure Index、簡稱GSCPI),該指數紀錄1997年來的供應鏈斷鏈狀況,以往多在平均值上下移動(見下圖)。
然而,本次疫情對供應鏈造成的壓力,讓往昔事件看來微不足道。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一度擊沉日本製造活動、同年的泰國洪災也痛擊汽車和電子生產,但是這些天災的衝擊程度遠不如疫情。
數據模型顯示,目前全球供應鏈壓力比正常值高了4.5個標準差,衝上1997年有紀錄以來的空前新高。FED官員寫到:「中國封城讓GSCPI在疫情爆發之初跳升,2020年夏天全球生產恢復,該指數短暫回檔,2020年冬天(疫情再起)和後續復甦階段,又讓指數劇烈噴高」。
所幸希望就在不遠處,紐約聯準銀行經濟學家Gianluca Benigno和Julian di Giovanni等人指出,儘管指數仍處於歷史高位,但是看似觸頂,未來可望逐漸趨緩。
GSCPI結合多項供應鏈數據,涵蓋衡量散裝航運運費的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altic Dry Index、簡稱BDI)、追蹤貨櫃航運運費的Harpex Container Index、往返美國的空運費率、製造業PMI等。
供鏈壓力放緩、美輸入成本增幅創半年低
亞洲擺脫疫情封城限制、重啟工廠,IHS 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2021年底歐美供應鏈瓶頸進一步緩解,成本壓力也降溫。
華爾街日報、ZeroHedge先前報導,IHS Markit數據顯示,儘管Omicron變異株肆虐歐美,大西洋兩岸工廠的供給問題仍獲得改善。2021年12月美國廠商的輸入交貨延誤狀況,好轉程度創2021年5月以來之最。
另外,美國新訂單指數的增幅創一年新低,主要是客戶正在消化庫存,延後下訂。IHS Markit資深經濟學家Sian Jones表示:「雖然短缺情況依舊嚴峻,年底出現成本壓力趨緩的跡象。輸入價格增幅創六個月新低,企業為了引誘客戶花錢,(商品)售價增幅放軟」。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