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7-18 07:41:53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三大農產品期貨7月17日全面下跌,主要受天氣因素以及乙醇產量下滑的影響,最新預報顯示雖然玉米帶西部部分地區仍天氣乾燥,但整體天氣情況略為改善;主要交易月份12月玉米期貨收盤下跌1.7%成為每英斗5.02美元,9月小麥下跌0.7%成為每英斗6.65美元,11月黃豆下跌0.2%成為每英斗12.8350美元。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12月棉花期貨7月17日下跌0.7%成為每磅83.76美分,10月粗糖期貨上漲0.5%成為每磅16.08美分。
美國農業部(USDA)7月17日公告,出口商報告對中國大陸銷售16.5萬噸的2013/14年度黃豆。USDA要求出口商對10萬公噸以上的大額農產品出口銷售需當日呈報,黃豆油則在2萬公噸以上即需當日呈報。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7月17日報告顯示,截至12日為止的上週乙醇日均產量為87.6萬桶,較前週減少0.57%,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增加9.2%,估計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使用量為9,198萬英斗。美國農業部預計本年度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總量為46億英斗,欲達成農業部目標的平均每週用量需9,713萬英斗。截至12日止的乙醇庫存量為1,657.8萬桶,較前週增加5.5%,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減少15.2%。
路透社7月17日報導,由於成長期的霜凍和收成時期的雨水造成的影響,大陸的小麥收成損失可能比預期的更嚴重,隨之增加的進口需求可能使得大陸超越埃及成為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報導稱,對農民的走訪及分析師的最新預估表明,天氣因素可能導致大陸北方最多有2,000萬噸小麥不適合食用,約佔16%,這將是之前所報導損失規模的兩倍。
美國農業部上週將2013/14年度大陸小麥進口規模預估上調至850萬噸,上年度為320萬噸。但海外交易商和分析師預計,2013/14年度大陸進口規模可能突破1,000萬噸,超越同期埃及預計900萬噸的進口量。大陸分析師和交易商預計的國內短缺數量低於海外分析師的看法,約在500-600萬噸左右,因國內分析師預計符合大陸意向價格的美國軟紅冬麥供應有限,且大陸可能通過動用庫存來滿足一部分需求。
英國農業與園藝發展局(Agriculture and Horticulture Development Board, AHDB)報告指出,英國2012/13年度的小麥進口量正邁向1978年以來的新高,主要因為穀物進口商擔憂今年的收成延遲而增加進口的影響。報告指出,根據海關的數據,自去年7月起的2012/13年度截至5月止的前11個月,英國小麥進口量達到268萬噸,已經超過英國政府此前預估的全年進口量254萬噸;作為比較,1978年同期的進口量約為310萬噸。
繼去年有記錄以來最潮濕的秋季之後,英國今年又遭遇50年來最寒冷的春天,由此帶來的惡劣天氣嚴重地損害小麥生長,使食品製造商不得不增加國外的進口。AHDB資深分析師夏洛特-加布特(Charlotte Garbutt)表示,正常情況下英國每年可以出口約250萬噸小麥,而今年卻反而進口超過250萬噸小麥。英國2012/13年度前11個月的小麥出口量較上年同期的248萬噸大減至666,864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