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將與中國合作建立政府間鋼鐵產業產能管理、技術共享機制
馬來西亞將與中國合作建立政府間鋼鐵產業產能管理和技術共享機制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投貿部)副部長劉鎮東頃在「馬國鋼鐵產業聯合會」(MISIF)舉辦之「第14屆馬來西亞鋼鐵產業現狀與前景」會議上表示,馬國將與中國合作建立政府對政府(G2G)鋼鐵產業產能管理及技術共享機制。此外,馬國政府亦主張在東協層級討論鋼鐵產業之挑戰以及與中國之潛在合作。同時,馬國需要完善國家鋼鐵產業的管理架構,例如馬國鋼鐵理事會(MSC)及馬國鋼鐵協會(MSI)。馬國需要改進MSC,以確保其定期召開會議並收集來自業界之意見。
劉副部長續稱,馬國鋼鐵產業面臨兩個關鍵挑戰:(一)產能過剩與(二)綠色轉型。中國的建築用鋼材消費量正在下滑,但在產能不減下導致全球市場出現鋼鐵產品過度供應、傾銷,甚至低價銷售之問題,而東南亞的鋼鐵產業同樣面對這些挑戰。根據鋼鐵產業獨立特別委員會所作之調查顯示,馬國的鋼鐵產能未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也需在電弧爐操作員和高爐生產商,以及在技術與規模方面的本地和外資企業之間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馬國須解決長鋼產能與進口扁鋼產量之間的不平衡問題。透過投資提升本地扁鋼產品之製造與使用率,以改善此種不平衡現象,並提高該產業之可持續性運作。然業界需謹慎對待隨之而來的碳排放,倘所有批准的鋼鐵產能皆投入營運,其排放量將相當於擁有六座燃煤發電廠,並對馬國實現淨零碳排之承諾構成挑戰。因此,馬國務須建立機制,促進鋼鐵產業綠色轉型。
馬國首相安華前於本(10)月18日在發佈「2025年財政預算案」中宣布,自2026年起馬國將對能源與鋼鐵產業徵收碳稅。一旦落實該措施,所徵收的碳稅將可用於資助鋼鐵產業的綠色轉型計畫。
馬國即將實施碳稅,同時也需要屬於自己的碳邊境調整機制,以確保外國鋼鐵企業向馬國支付碳稅。估計瞭解,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對出口至歐盟的商品徵收碳排放費用,除非馬國實施自己的碳定價系統,否則將會對馬國的出口增加額外成本。(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