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2-04-25 19:00:12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針對證所稅爭議,券商公會25日再度發布新聞稿指出,不反對租稅公平正義,但證所稅復徵應與證交稅一併研議,且不該有內、外資課徵不同調的差別,而因鄰近的星、港稅賦都較台灣為低,一旦造成資金外移,恐讓台灣資本市場走向衰亡。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25日召開早餐會報,財政部針對開徵證所稅所提出說明,券商公會也再度發布聲明一一反駁。首先針對證所稅影響僅約1萬多人方面,券商公會指出,交易量是證券市場的命脈,有流動性的市場才會有較高的本益比。而據券商公會估計,財政部所稱的1%投資人-中實戶數雖僅占交易戶數的1.6%,成交量卻占46-50%,市場少了他們成交量必然萎縮,此對每個資本市場的參與者都有影響。
對於財政部表示千分之三證交稅並不含證所稅的說法,券商公會則表示,民國78年及84年兩次開徵證所稅的方案,證交稅都配合調降,前者從千分之三降至千分之一點五,後者由千分之三降至千分之二,此代表證交稅已隱含證所稅概念。
券商公會也表示,財政部拿營業稅與證交稅相比,表示企業或投資人無論盈虧均須繳納,此種說法並不恰當,因兩者稅制架構並不同,證交稅課稅是同一標的短暫時間內於證券市場頻繁進出的特性,其周轉率極高,且移轉並無加值;而營業稅課稅基礎則是銷售貨物或勞務,其移轉因加值課稅,課稅標的的交易性質不同,不應相提並論。
券商公會也提出數據顯示,近五年台股上市櫃股票日均量分別為1,683億、1180億、1391億、1348億及1222億元,今年前二月日均量也有1,318億元,但從3月下旬釋出證所稅議題後已明顯萎縮,近八個交易日日均量僅存876億元,並非財政部所言日均量並無重大異常。
券商公會重申,不反對租稅公平正義原則,但證所稅復徵須與證交稅一併研議,且若證所稅方案因身份不同而有徵及免徵差異,如果未來中資買賣證券免徵證所稅,而本國資金買賣證券需課證所稅,以台灣目前政治氛圍,恐將產生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