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2-01-29 12:03:39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2001年發明「金磚四國(BRIC)」流行詞的Jim O`Neill(高盛資產管理部董事長)在他的新作「成長地圖(The Growth Map)」中提到,對於全球經濟來說,中國大陸發生的事遠比歐債還要來得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2010、2011年)大陸經濟成長率傲視全球主要經濟體,分別達到10.4%、9.2%(2002年以來最低增幅)。
技術面有望出現買進訊號
《XQ全球贏家》系統顯示,1994年迄今上證參考指數月線KD值總共只有3次在20以下出現多頭交叉,其中的兩次(《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 》以及《2009年2月至7月 》)分別有400%、60%以上的波段漲幅。以大陸封關期間國際股市的大漲走勢來研判,月線KD值在20以下 第4度出現多頭交叉的機率頗高。此外,就K線型態來看,上證1月月線也可望出現「母子懷抱」的多頭訊號。
大陸股市表現為何與經濟數據脫勾?
彭博社報導,大陸上證指數在2001/12/3~2012/1/16期間漲幅僅有25%,遠遜於俄羅斯(627%)、印度(388%)以及巴西(350%);2001年12月31日至2011年9月30日這段期間俄羅斯、印度、巴西、大陸名目GDP升幅分別為474%、244%、202%、193%。「金磚四國之父」歐尼爾(Jim O`Neill)1月17日在接受彭博電視台專訪時指出,大陸股市相對表現能否有所改善,關鍵在於當地政府是否可以讓經濟發展模式成功地轉型為內需導向。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MGI)去年底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大陸家庭僅持有當地整體金融資產的33%,比例低於已開發國家以及許多新興市場的逾40%比重。另一方面,大陸政府總計持有4.3兆美元的金融資產,當中包括大陸人行的債券投資、主權財富基金投資以及銀行/非金融企業的持股。大陸領導階層可能在2013年3月正式更替,在此之前政策是否會營造有利股市氛圍?
大陸城鎮化比重還有成長空間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18日公佈的統計數據,大陸城鎮人口(居住在城鎮範圍內的全部常住人口)比重首次超過50%,2011年年增1.32個百分點至51.27%。歐尼爾認為,大陸快速城鎮化對經濟的提振效果至少可以跟英國工業革命相提並論。他說,如果大陸城鎮人口比重已經超過70%,那他就會更加關注所謂的過度投資問題。歐尼爾指出,大陸城鎮比重現階段還有20個百分點的成長空間,大約還有2.6億人需要解決居住問題與交通基礎設施。
華爾街日報報導,麥肯錫去年預估大陸城鎮人口將在2030年升至10億。報導指出,大陸官員、專家表示,未來20年需加速城鎮化進程以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拉丁美洲、東南亞某些國家便是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在進入中等收入階段長達四五十年後仍無法擠身高收入國家行列。如果大陸2030年人均收入能達到16,000美元,對於全球經濟來說相當於增加15個南韓。
過去10年大陸家庭財富成長超過3倍
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指出,2011年大陸農民實際人均純收入增速(11.4%)超越城鎮居民(8.4%);農民實際收入年增率已連續5年超過8%。金融時報認為農村經濟對GDP的貢獻越來越大,大陸可望因而避開硬著陸。歐尼爾在「成長地圖」一書中指出,2001-2011年期間大陸個人消費增加1.5兆美元,相當於創造出一個英國。
大陸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達23,979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810元,年增2,701元(增長14.1%)。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4%,增速較2010年提高0.6個百分點。大陸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增長17.9%)。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1.4%,增速較2010年提高0.5個百分點。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去年底指出,過去10年(2000-2009年)大陸家庭財富成長超過3倍,2010年達到6.5兆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曾指出,相較於美國1年10兆美元的消費金額,大陸(2兆美元)還有很大的追趕、成長空間。
大陸仍有政策工具足以避免硬著陸
Thomson Reuters 19日報導,大陸手中仍有許多政策工具足以避免讓經濟硬著陸。大陸2011年稅收預計可超過10兆元,再創新高。大陸去年12月釋出約1.2兆元財政存款,中金公司(CICC)認為這項注資是導致12月廣義貨幣供應量和銀行新增貸款激增的最重要因素。報導指出,大陸政府財政存款的釋出對系統流動性的提振遠遠超過調降存準率(RRR)。
陸股這次走的是萬里無雲的多頭行情嗎?
國際經濟情勢在大中華地區春節休假期間基本上主要是受惠於英國、美國相繼釋出再度實施寬鬆貨幣政策(QE)的風向球以及歐洲央行去年12月21日進行的三年期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金額達4,890億歐元)化解資金嚴重短缺危機。從世界銀行(World Bank)、IMF日前先後調降全球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就可以看出,世界仍尚未走出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Sheet Recession;BSR)的陰影。
世銀在18日發布的《2012年全球經濟展望(GEP)》中指出,中國大陸GDP增速預估將從2011年的9.1%降至2012年的8.4%。IMF 24日將大陸今明兩年GDP增速預估值分別調降0.8個百分點、0.7個百分點至8.2%、8.8%。筆者在《神呀!給我萬里無雲的多頭行情吧!(https://www.moneydj.com/KMDJ/Blog/BlogArticleViewer.aspx?a=09a03094-02b4-4eb1-8982-000000014437#ixzz1keewCa9T )》一文針對BSR有詳細的探討。
長線隱憂(1):通膨
歐尼爾在去年9月就已指出,大陸能否讓通膨降溫遠比希臘是否會破產還要來得重要,萬一通膨壓不下來的話全球經濟所面臨的考驗將比現在還要來得嚴峻。通膨是高盛「成長環境評分(Growth Environment Scores;GES)」排名第一的總經變數。
大陸去(2011)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4.1%,創下2010年10月以來新低,較11月的4.2%小降0.1個百分點;全年CPI為5.4%,高於年初設的目標值(4%)。大陸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大陸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壓力仍然不容忽視。
生產線主力部隊(15-24歲)人口數逐漸減少迫使當地最低薪資節節攀高的現象已經浮上檯面。根據聯合國(UN)在去年5月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0 Revision」,中國大陸人口將在2030年左右觸頂,約達14億。歐尼爾在「成長地圖」一書中指出,大陸14歲以下人口佔比僅有16.6%,大約僅有20年前的一半。
大陸統計局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城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12.4%至15,412元,主要是絕大多數地區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部分地區繼續規範落實津補貼制度,部分企業提高了職工工資及獎金。大陸統計局18日指出,由於生育持續保持較低水平和老齡化速度加快,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佔比出現2002年以來首見的下降,2011年為74.4%,比上年微降0.10個百分點。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Ali Naimi 16日在接受CNN專訪時,首度對外表示全球最大產油國希望油價能夠維持在100美元左右的價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Abdalla Salem el-Badri 21日接受奧地利媒體Kurier專訪時也呼應Naimi的說法,表示每桶100美元的油價不會傷害全球經濟,這個價位對生產國、消費國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水準。
大陸人行該如何因應當前複雜的物價情勢?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印度、東南亞經濟部門主管Robert Prior-Wandesforde 20日在接受CNBC專訪時指出,人行將在今年下半年升息25個基點(基於通膨、利率正常化考量,因為目前實際利率為負值),並且在今年內調降RRR 100個基點。他表示,調降RRR是因為中小型企業目前很難取得銀行融資。
長線隱憂(2):出口業大客戶歐盟積弱不振
中國大陸有30%的GDP來自外銷業;2011年12月出口額年增率為13.4%,遠低於8月的24.5%。世銀預期全球貨品/服務出口額成長率將從2010年的12.4%、2011年的6.6%降至2012年的4.7%。IMF 24日將歐元區今明兩年GDP增速預估值分別大幅調降1.6個百分點、0.7個百分點至-0.5%、0.8%。身為歐盟/歐元區最大進口國的中國大陸可能會是當地不景氣的主要輸家之一。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1-9月歐盟自大陸進口金額達2,176億歐元(年增6%),遠高於第二名的俄羅斯(1,469億歐元,年增26%)。
長線隱憂(3):資金配置失當,過度集中在特定產業
大陸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去(2011)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價格較11月下降的城市有52個,月增3個;持平的城市有16個。與2010年同期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9個,較11月增加5個;年增幅下降的城市有55個。Thomson Reuters依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推算後發現,2011年12月商品房銷售額年增12.3%,遠低於11月的20.2%增速以及9、10月的25.0%。
因成功預測安隆(Enron)倒閉而聲名大噪的「Kynikos Associates」避險基金創辦人James Chanos在接受CNBC專訪時指出,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泡沫已開始破裂,大陸可能會面臨美國過去5年所碰到的房市問題。
彭博社報導,巴克萊1月11日發表年度「摩天大樓指數(Skyscraper Index)」時指出,預估到2017年大陸摩天大樓(高度超過240公尺)數量將從目前的75座跳增至141座。過去140年來伴隨摩天大樓大量完成的是像「經濟大蕭條」、「亞洲金融危機」以及「全球信貸危機」等利空消息。巴克萊指出,目前全球有53%興建中的摩天大樓是在中國大陸,比例高於一年前的44%。該機構認為大陸大量興建摩天大樓反映出國家資金配置失當,未來5年可能會出現景氣修正。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