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進入空前的創新時代,以智慧、綠色和普惠為特徵的新產業變革蓄勢待發。隨著金融危機、棉價“過山車”、人民幣升值與歐洲債務危機的相繼爆發,中國大陸的紡織業深受影響,大批的中小企業倒閉關門。
在這一場場風暴的背後,只有有實力的大企業與有特色的企業才能經受住大浪淘沙,現實的體驗令紡織企業切身的體會到技術的重要性。
中國大陸第一紡織網主編汪前進接受專訪時表示,“紡織業的產業升級已經迫在眉睫了”。
中國大陸的紡織業一直是世界公認的加工廠,但這種稱謂是建立在成本低的前提下。目前的紡織業,受到國內人工、原材料、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成本逐漸走高,中國大陸的紡織企業已經無法再透過低成本獲得利潤,眾多紡織企業老闆在無法雇到廉價的勞動力的情形下,只能被迫轉變經營方式轉而進行產業升級,以機械智慧化的方式節約成本。
在這種大背景下,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被提上了紡織業十二五規畫的議程之中。中國大陸第一紡織網主編汪前進表示,十二五要進行產業升級很可能是紡企一致達成的建議,“產業升級早在幾年之前就提出來了,但由於動力不足才耽擱到現在。”
據汪前進所說,中國大陸前期紡織業的發展主要靠的是成本低與出口量大這兩個優勢,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這兩個優勢變成劣勢。
“這兩年,成本提升特別快,出口情況也不好。以前的有利因素轉換成了不利因素,各紡企不得不迫於情勢改變自身,在有了切身的體會之下開始嘗試轉型,進行產業升級”,汪前進表示。
汪前進認為,這次紡織業的轉型將以化纖行業為重點,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出產的化纖量是世界第一位,占全球60%的份額,但大部分是常規產品,高端產品的生產能力較弱,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往往要從國外進口。
目前,中國大陸傳統化纖產能過剩,但對位紡綸、碳纖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纖維卻仍需大量進口。其中對位紡綸全年需求量約5,000噸,進口依存度超過95%。
據了解,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已被列為中國大陸“十二五”期間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的重點任務。針對近年來中國大陸PPS、PTFE、芳綸等過濾用纖維及濾料的發展特點,有相關紡企提出,擬開發高溫袋式除塵領域的高性能纖維,著重開展纖維用原料,纖維細旦化、異型化、複合化技術開發工作,形成纖維上下游產業鏈條的關鍵節點技術,最終為不同行業除塵領域提供最優化的纖維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