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e 與 Bird 可以說是美國崛起最快的兩支獨角獸。
目前兩者專攻的共享電動滑板車領域發展不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Lime 在獲得 Google Venture 領投的 3.5 億美元融資後估值達到 11 億美元;Bird 則在紅杉資本的支持下,估值高達 20 億美元。
一台車每日平均收入30美元,粗估15天就能回本
共享電動滑板車的商業模式與共享單車相同,收費方面 Bird 與 Lime 價格幾乎沒有差異,在綁定信用卡等資訊後支付 1 美元,即可以開始騎乘,每分鐘收費 0.15 美元
根據 Lime 聯合創始人 Toby Sun 的說法,平均每一台車每天可以被騎 8~12 次,平均騎乘時間為 15~20 分鐘,收費約為 3 美元。以舊金山地區來說,政府方面規定初期只能投放 1,250 輛,若每一台車的利用皆達 Lime 創始人的說法,我們可以初步計算:
每一台車每天被騎 10 次,一次騎 20 分鐘,共 1,250 台。舊金山地區每天的收入為 37,500 美元(約新台幣 112.5 萬元)。平均每台車每日則可收入 30 美元,儘管目前尚未知道 Lime 與 Bird 電動滑板車的造價,但 Toby Sun 透露約為「數百美元」。在查詢過 Amazon 的價格過後,如果暫訂一台電動滑板車的成本以 450 美元來看, 15 天內在不包含充電、維修、管理的情況下能夠回本 。
共享電動滑板車與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有個共同毛病,皆須以「量」來衝高收入。
就目前各大城市皆嚴格控管投放數量的情況下,能先獲得最多投放允許的企業將擁有極大的優勢,這也可以解釋兩大巨頭 Bird 與 Lime 都在尋求除了美國之外,進軍歐洲的機會。
若企業能維持城市中數一數二的投放量,並大量在多個城市中投放,商業模式上似乎勉強有可行性。
尚未解決問題:投放量與充電
而提到投放量,就與每個地方政府的政策有關係。美國如紐約是直接禁止電動滑板車、歐洲也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開放。若想達到大量的投放數,則須與各國政府打交道。
如 Bird 便訂下了三大準則:
1.每日整理車輛:每晚 Bird 都會派出團隊巡視街道,將車輛一一停好。
2.合理的車輛投放數:Bird 會在審視成長數字後,提出合理的車輛投放數。
3.收益回饋:每日、每輛車將捐贈1美元給政府,以建立更多的腳踏車車道等基礎建設。
為的就是獲得政府的青睞,以加大電動滑板車的投放數量。
充電則是另外一個問題所在,在無樁式的情況下,電動滑板車充電相當倚靠每日的巡迴人員,自然成為另一個推高成本的問題。不過根據《The Atlantic》的報導,Bird 靠著當地的年輕人流行起「獵鳥(Bird Hunting)」活動,做為替電動滑板車充電的生力軍。他們會在閒暇時刻將 Bird 的電動滑板車帶回家充電,每一台車Bird會支付 5~20 美元不等。如果你必須翻山越嶺才能「獵」到那台車,那你就能獲得 20 美元,有些年輕人一晚就可以賺取 600 美元。
為什麼是電動滑板車,腳踏車不好嗎?
很簡單,就是懶。
在一定範圍內,就創投 Mark Suster 來說,他認為 5 公里內的路程是電動滑板車最適合的距離。而腳踏車則更適合 5 公里以上的路程。
另一個則是騎乘體驗,歐洲風投 Index Venture 的 Martin Mignot 認為「站上去,就可以騎著走」是相當大的誘因之一,特別是在自行車道設置完善的城市,在不想費力、出汗的情況下,電動滑板車自然成為了首選。
最大贏家:小米
較令人意外的是,在共享電動滑板車中的最大贏家,可能是遠在中國的小米。
Bird 的車輛是由小米打造的「Mi Electric Scooter」;Lime 的車輛則是由 Segway 製作。Segway 為美國電動平衡車鼻祖,卻被中國電動車品牌 Ninebot 聯合小米收購。目前兩大巨頭皆跟小米有相當密切的合作,不管未來共享電動滑板車發展如何,小米都是其中贏家。
而提到美國電動平衡車 Segway 的命運,也許是這些共享電動滑板車可以借鑑的未來。有其他風投公司的從業者認為,目前投資人有點過度盲目堆高 Bird 與 Lime 的估值,電動滑板車有可能是未來交通其中一種方式,但不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就跟 Segway 一樣,原本有望成為未來短程交通的解決方案,但實際上,它並不是。(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