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全球電商龍頭寶座,然而亞馬遜卻在中國市場踢到鐵板,亞馬遜計劃7月18日關閉在中國的電商平台,退出競爭激烈的線上零售市場,轉而將中國地區的業務重點放在雲端服務,以及透過國際平台銷售海外商品上。
亞馬遜預計將逐步關閉中國地區的配送中心,並在90天內中止對中國境內零售商的支援,這代表中國消費者將無法透過亞馬遜,購買國內第三方賣家的商品,但依舊可以透過亞馬遜全球性的電商平台,訂購美國、英國、日本等海外產品。
這次撤退僅針對電商業務,其他諸如AWS(亞馬遜網路服務)、Kindle電子書以及跨境物流團隊等服務,都將維持運作。
耕耘中國10多年,仍無法打開市場
2004年時,亞馬遜收購中國電商平台卓越網(Joyo.com),正式進軍中國市場,並在2011年更名亞馬遜中國。儘管紮根中國10多年,面對前仆後繼、源源不絕的競爭者,亞馬遜一直無法成功打通市場,難以穩固在電商領域的地位。
根據市調公司eMarketer的研究報告,去年中國電商兩大巨頭,阿里巴巴與京東分別占據58.2%以及16.3%的市場份額,合計接近75%;不僅先到者地位難以撼動,後來者的攻勢也同樣凶狠,2015年竄起的電商新星拼多多擁有5.2%份額,是中國第三大電商平台。相較之下,亞馬遜中國僅占0.7%。
也因為天貓在電商市場上的影響力,亞馬遜2015年甚至在上頭開設自己的店面。
深圳電商顧問公司正雅(Azoya)行銷專家Ker Zheng指出,亞馬遜對比中國境內電商毫無競爭優勢,尤其出貨速度難以與天貓、京東比肩,「除非有人想購買一款別的地方都沒有出售的海外商品,不然消費者沒有理由選擇亞馬遜。」
中國電商市場成長趨緩,亞馬遜火力集中在印度
亞馬遜退出中國電商市場,除了顯示出全球電商龍頭在中國發展不利外,更代表中國電商市場的成長趨於平緩,阿里巴巴今年1月公布的財報中,儘管季度營收仍成長41%,卻是近年來成長幅度最低的一季;京東今年也頻頻裁員瘦身,2月時才宣布將淘汰10%高階主管,近日又有消息指出,京東正計劃裁掉8%員工,約12,000人面臨失業。
另外,亞馬遜從中國電商市場抽手,也被認為是將攻勢集中在印度的一個象徵,在這個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亞馬遜以極快速度成長,占據超過30%電商市場分額,成功獲得比競爭對手Flipkart更高的網站成交金額(GMV)。
這也並非首度有國際企業在中國電商市場踢到鐵板,沃爾瑪2016年便把電商業務出售給京東,轉而專注在實體店面的經營上。(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