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0-12-27 19:13:57 記者 李彤綵 報導
小芋服務的公司因為景氣好轉營收增加,今年決定幫員工加薪,對於每月增加的幾千元收入,小芋心想錢放銀行定存利息爆低,不如拿來買六年期儲蓄險利息好像高一點,還能同時擁有壽險保障,真是一兼二顧。
低利率時代,網路上仍就不時有消費者提出「買郵局儲蓄險好?還是放銀行定存比較好?」這樣的問題,您也和小芋一樣,總覺得錢存銀行利息只有1%多太不划算,想幫自己的錢找個好去處嗎?現在就讓我們帶您看看,究竟銀行定存和六年期儲蓄險哪一種划算?
【銀行一年定存利息被通膨打敗】
根據滙豐人壽日前發表的亞洲保險行為調查資料顯示,臺灣消費者持有的金融工具仍以現金為主,比例達64%,其他則依序為健康險、終身壽險、股票和儲蓄險等。
只不過,央行為了刺激民眾消費和投資,銀行的低利率水準已經維持好幾年時間,以一年期定存為例,目前郵局1,000萬以下的定期儲金固定利率僅1.08%、機動利率則為1.12%,各銀行一年定存固定利率則在0.7%~1.195%之間。
換個方向我們再看看另一個數字,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05年到2009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通貨膨脹率)平均為1.47%,由此可知,消費者若透過郵局或銀行一年期定存來理財,因為通貨膨脹的影響,所獲得的其實是「負」利率,財富實質上是呈現縮水的狀況。
附表1:2010年臺灣民眾持有的金融工具調查(複選題)
金融工具 |
比例 |
現金 |
64% |
健康醫療保險 |
57% |
終身人壽保險 |
53% |
股票 |
50% |
儲蓄型保險 |
45% |
意外傷害保險 |
45% |
不動產 |
34% |
投資型保險 |
31% |
黃金/珠寶/首飾 |
10% |
退休基金 |
5% |
退休年金 |
3% |
珍藏品 |
3% |
以上都沒有 |
5% |
資料來源:HSBC滙豐人壽
【郵局儲蓄險地位始終不墜】
除了現金之外,國人持有的金融工具,保險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人壽保險是一種兼具風險保障及儲蓄功能的保險制度,以郵局六年期儲蓄險為例,是屬於到期還本的生死合險,因為到期後可領回本金及利息,剛好符合國人喜愛儲蓄的特質,加上郵局全臺超過450個銷售據點,造成郵局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總在市場上名列前茅。
目前市場上六年期儲蓄險的保單預定利率約在1%~2%之間,銷售DM或話術也常常以「年繳16,000,滿期領回10萬元」(數字為假設)來吸引消費者購買,理論基礎其實和銀行定存一樣都是零存整付的觀念。
理財專家提醒,保單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報酬率,消費者在購買前最好仔細算算,透過保險來存錢究竟划不划算。我們以市場上熱銷的幾張六年期儲蓄險為例,用Excel函數來為大家計算出內部報酬率(IRR)。
透過計算後的資料顯示(附表2),六年期儲蓄險若採保費年繳模式,每年實際報酬率約0.67%~1.86%,除了郵局商品低於定存,其餘保單的實際報酬率僅稍稍優於定存。專家也提醒,若民眾採用月繳、季繳或半年繳的方式繳交保費,實際報酬率則會更少。
整體而言,儲蓄險多半會以轉帳折扣和高保費優惠,來提高民眾購買儲蓄險的實質報酬率,專家提醒以轉帳優惠1%的折扣來說,實際報酬率數字僅約下表IRR再加0.3%左右,而不是IRR直接加1%。
附表2:市場主要六年期儲蓄險(臺幣計價)一覽表
案例假設:30歲女性,購買10萬保額的六年期壽險,繳費方式為年繳(保費未折扣)。
保險公司 |
中華郵政 |
遠雄人壽 |
富邦人壽 |
新光人壽 |
保單名稱 |
6年吉利 |
好鑽養老 |
豐利養老 |
66大順 |
年繳費率 |
16,280 |
15,620 |
16,640 |
19,710 |
總繳金額 |
97,680 |
93,720 |
99,840 |
118,260 |
滿期領回 |
100,000 |
100,000 |
105,000 |
125,000 |
報酬差額 |
2,320 |
6,280 |
5,160 |
6,740 |
IRR |
0.67% |
1.86% |
1.44% |
1.59% |
【保險解約本金一定有損失】
由此可見,部分儲蓄險利息收率確實比定存好,但專家也提醒,和定存不同的是,定存若未滿期想要解約,本金並不會損失,只是少賺一點利息錢;但儲蓄險若未滿期解約,則本金一定會有損失。
舉例來說,30歲的小芋買了郵局六年期儲蓄險,假設每年繳費10萬元,若購買的第一年就因為有急用必須解約,當年度解約金為85%左右,就僅能拿回8.5萬元;即使是保單第六年度,未滿期解約仍僅能拿回98%,約9.8萬元,本金仍會損失1千多元。
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儲蓄險做為理財工具前,應該先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有保險需求,以及未來幾年的財務現金流量,若收入不穩定最好不要透過購買儲蓄險理財。
附表3:儲蓄險vs.定存
儲蓄險 |
定存 |
保險+儲蓄 部分保單實質利率優於定存 解約本金一定有損失 享有24,000元的列舉扣除稅額 |
一年期定存固定利率約0.7%~1.195% 解約本金不會損失 利息超過27萬須課綜所稅 |
【儲蓄險熱賣 平均保額僅65萬】
臺灣在2003年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曾降至臺幣52萬元,雖然在2007年底因為投資型保險熱賣回升至99萬元,但因為金融海嘯消費者投資轉趨保守,再次偏愛購買儲蓄險,導致平均保額一路下滑,2010年1~10月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降至僅65萬元。
專家建議,個人擁有的壽險死亡保險給付至少應該是年所得的7~10倍才足夠。而依據亞洲保險行為調查也指出,只有53%的台灣民眾認為自己的壽險保障足夠,是亞洲國家中倒數三名;47%的民眾知道自己的壽險保障不足卻沒有購足,任由保障處於空窗狀態。
滙豐人壽台灣區總經理伍德力(Lee Wood)說,臺灣民眾在醫療保險或是壽險保障的認知與自覺上皆日趨成熟,只是從調查中來看,「知」與「行」之間,仍存在著落差。
台灣民眾一向喜愛儲蓄型與投資型保單,除了因為所繳保費可以拿回來,也是許多年輕人強迫儲蓄、累積財富的方式之一。專家指出,買儲蓄險並沒有不好,然而,買保險不應該先以投資或儲蓄為優先考量,保險最主要的功能是保障,其次才是儲蓄與投資。
伍德力建議,處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消費者除了養成規律的儲蓄習慣,對保險的規劃也應有調整,依照不同的需求理出優先順序,才能把錢花在刀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