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4-04-28 12:43:16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人民幣對美元首季意外急貶,第一季底貶破6.2關卡,超過了台商普遍預期三個月內6-6.1橫向盤整的預期,已有不少中小型零組件商確認首季將有該筆的業外「評價」損失,不過也期望短線急貶後走勢趨穩,不急著平倉直接「實現」損失。法人預期,人民幣對美元走貶對在中國生產佔比較高、且往年匯兌損益波動較大的中小型廠商影響較大,惟隨人民幣從急貶轉向緩貶,第二季起對損益表的影響數也會逐步降低。
其實,因各國央行都不希望廠商靠匯率操作賺業外財,影響國內金融帳的穩定,因此這幾年銀行業與廠商間針對匯率的避險操作,都是期望能在未來幾個月收帳(應收款)與付帳(應付款)的基礎上,進行有實際需求的匯率避險。
由於過去幾年人民幣對美元即使曾一度轉升為貶,但時間不致於太久,且幅度不致於過大,因此多數廠商與金融圈截至去年底、甚至今年初,都維持人民幣中長期升值機率大於貶值的想法。也因此,如果在中國大陸有較大生產基地、需支付工資、租金或部分料源採人民幣支付的廠商,多會傾向買一個相對部位的人民幣遠期外匯,鎖住升值的潛在成本風險,以確認在約定交割期限時的匯率成本。
根據廠商透露,因人民幣匯改到今年第一季前,人民幣對美元還沒出現過急貶不回頭的走勢,因此廠商間不少都是以二、三個月的遠期外匯合約,鎖住應收款或應付款的成本風險,以過去幾年的走勢來看,6.1應是大家多接受的中間價位,預期廠商與銀行間約定的交割成本也與該價位差距不大,因此在人民幣對美元首季底貶破6.2後,根據現行會計公報,廠商得在帳上認列6.1貶至6.2的匯率「評價損失」,但這還僅牽涉金融資產的評價,雖對損益表有所影響,但不會有實質的現金流出。
不過,廠商間多數仍傾向,人民幣對美元首季急貶近2.7%後,未來即使波動區間可能下移,但未來幾季貶幅不致於再像第一季這麼大,且隨實收實付等人民幣款項到位,扣除自然避險後的遠匯淨曝險部位會逐步降低,影響趨緩。因此廠商也不急於在近期價位全面平倉,將「評價」損失轉為「已實現」損失。
業界及法人評估認為,過去幾年因人民幣長期升值的趨勢,銀行業大賺金融避險商品的TMU(Treasury Marketing Unit,金融行銷業務)手續費收入,即使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趨勢不致失控,造成更大違約損失,但TMU動能勢必將趨緩,因此預期對去年來自TMU營收占比較大的銀行如永豐銀、台新銀等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