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5-27 06:59:58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美國股市為何能靠2%的經濟成長率跑贏成長率高達7-8%的中國大陸?相信這是許多投資人心中的疑惑!簡單來說,美國股市領頭羊「美系跨國企業」當前擁有三低優勢:低稅率、低美元匯率以及低利率。所謂低稅率當然不是指美國本地稅率低,而是指包括像蘋果(Apple Inc.)等企業利用會計手法(美國參議院最新報告)來降低實質繳稅金額。
美國聯準會(FED)實施超過4年的0-0.25%聯邦基金利率以及多次的量化寬鬆政策(QE)讓企業得以用超低利率發行企業債。在低利率、國內偏弱基本面的影響下,美元相對於加幣、人民幣等主要貿易貨幣維持在相對低檔。
美國跨國企業何時會喪失這三大優勢可能關乎美股後續動向!歐美目前正掀起撻伐跨國企業逃/避稅的聲浪。擔心央行信用會刷爆的FED官員不斷對外放話要縮減買債規模。如果美元兌加幣、人民幣真的因銀根緊縮而大幅走升,美股恐將面臨回檔修正壓力。
《FED理事:貧富差距擴大令美國無法強勁復甦》
美聯社23日報導,根據Equilar的統計,美國大型上市公司執行長待遇平均年增6.5%至970萬美元、創歷史新高。美國經濟大幅衰退期間執行長待遇連續兩年下滑,但2010年大幅上揚24%、2011年再成長6%。相較之下,2010-2012年美國受薪階級薪資分別僅年增1.1%、1.2%、1.6%,根本追不上通膨。
根據Pew Research的統計,2009-2011年期間美國最富有7%家庭淨資產價值成長28%,同一時間剩下93%家庭淨資產則是縮水4%。
美國聯準會(FED)理事Sarah Bloom Raskin日前坦承,美國經濟重新展現昔日雄風的阻礙之一就是貧富差距的日益擴大。今年初她曾提到,自2009年美國經濟邁向復甦以來,超過一半的新增就業機會是屬於零售、餐飲服務等低薪工作。相較之下,經濟衰退期間美國流失工作有三分之二是屬於製造業、辦公室行政管理等中等薪資工作。
《谷歌施密特嗆:要大企業多繳稅就別指望有成長、就業》
歐洲議會議長Martin Schulz 22日對CNBC表示,大型企業爆發避稅事件可能會導致民眾對政府喪失信任。他說,當一般納稅人被迫替銀行鉅額虧損買單或為窘困的政府財政作出犧牲的同時,恐怕很難忍受富人把錢匯出歐洲或企業繳交極低稅率。
歐盟委員會主席Jose Manuel Barroso 23日表示,逃漏稅每年讓歐盟短少約1兆歐元的稅金、相當於所有會員國1年的醫療支出。他對於歐盟會員國同意自動交換稅務資料表示欣慰。
BBC News 19日報導,谷歌(Google Inc.)的英國市場營收達32億英鎊,但2011年該公司僅繳交600萬英鎊的英國企業稅。谷歌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18日在英國「衛報」發表專文,對家庭勒緊褲帶的當下谷歌成為討論話題表示能夠理解。
不過,施密特也意有所指的表示,每個政府都以為現有稅制修改後自己會是受惠者,但事實上只有在全球企業稅率大幅調高的情況下每個國家才可能都成為贏家,且到時候企業創新能力、經濟成長以及就業也可能會隨之縮減。
第39屆G8高峰會將於2013年6月17-18日在英國北愛爾蘭登場。英國首相David Cameron能不能讓施密特跌破眼鏡端出讓與會國滿意、大企業傻眼的稅務改革方案,外界將會睜大眼睛關注!
《德意志銀行:美企盈餘成長動能來源不是來自內需》
加拿大央行總裁Mark Carney(註:今年7月1日將接掌英國央行總裁職位)21日指出,美國經濟僅呈現溫和增長、尚未達到「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
businessinsider.com 19日報導,根據德意志銀行分析師David Bianco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1995-1997年標準普爾500大企業的美國國內稅前營益率每年皆高於海外,但自1998年起至2012年為止海外稅前營益率每年皆高於美國國內。2004-2012年期間海外稅前營益率幾乎每年都較美國國內高出一倍。
2004年起標準普爾500大企業的海外稅前營益率皆高於12%,2012年更站上14%、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自1998年遭海外追趕上後,美國國內稅前營益率再也不曾超越1995-1997年的水準(註:逾8%)。
《弱勢美元令美系大企業進補》
FED統計顯示,2013年4月實質廣義貿易加權美元指數報84.331(基期值100=1973年3月;數據越高代表美元越強);僅較2011年7月的80.516(1973年1月開始統計以來最低點)上揚4.7%。
美國商務部統計顯示,今年1-3月美國前五大貿易夥伴依序為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大陸、日本、德國。由此可知,實質廣義貿易加權美元指數(包括加幣、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目前都處於歷史相對高檔)比ICE美元指數(歐元權重較高)更能反應美元匯率實際的強弱。
光看美元兌日圓、歐元兌美元走勢可能很難理解為何美元走升的同時美股為何還能續創新高。但實際上,美元並沒有如許多人所說的那麼強,美國企業目前仍受惠於弱勢美元。
《美系大企業是全球化的最大贏家》
根據英國廣告公司WPP Plc.所屬公司Millward Brown所編纂的2013年BrandZ全球前100大品牌排名,前10名有9席被美系企業所包辦:蘋果(Apple Inc.)、谷歌(Google Inc.)、IBM、麥當勞(MdDonald`s)、可口可樂、AT&T、微軟(Microsoft)、萬寶龍(Marlboro)、Visa、中國移動(China Mobile)。
蘋果第三度排名第一,品牌價值年增1%至1,850.71億美元。蘋果最新一季(2013年1-3月)財報顯示,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當季營收季增20%,遠優於整體營收(季減20%)表現;日本、亞太其他地區當季營收分別年增19%、26%,優於整體的年增11%。值得注意的是,大中華地區、日本以及亞太其他地區的合併營收(145.10億美元)已經超越美洲(140.52億美元)。
《美元若全面走升,美國大型指標股恐反轉走跌》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David Bianco的研究告訴我們,21世紀以來美國以外市場才是美系跨國企業真正的金雞母,實質廣義貿易加權美元指數(TWEXBPA;見下列年線圖;來源:St. Louis Fed Economic Data)自2000年以來的反轉走跌對蘋果等公司貢獻頗大。
《QE、低利率=伊拉克行動:明知不對,想抽身卻異常困難》
為何說QE、低利率沒對症下藥?美國FED資產負債表規模(註:截至5月22日為指)達到創紀錄的3.399兆美元,截至今年度為止(2013年9月)美國政府累計聯邦債務預估也將再創歷史新高。美國財政、貨幣決策當局砸下史無前例的資源,得到什麼結果?FED關注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今年3月跌至1.0%、創2009年10月以來新低!當然,這可不是供給面瓶頸突然大幅改善,而是需求面過於不振!
道瓊社報導,聖路易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James Bullard 23日表示,他對「通貨膨脹率進一步減緩(註:即所謂disinflation)」感到緊張。今年在美國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擁有投票權的Bullard表示,他希望在通膨止跌回到2%之後再縮減買債規模。
彭博社5月1日報導,蘋果4月30日拍賣的170億美元企業債創下史上最高金額紀錄。美銀美林全球企業指數顯示,全球投資級債券平均殖利率在前一天降至2.45%、創歷史新低,遠低於一年前的3.37%。
MarketWatch報導,Janney Montgomery Scott企業信用分析師Jody Lurie指出,蘋果10年期固定利率企業債拍賣殖利率為2.42%,到了5月22日則是因為市場利率風險升高而升至2.74%。
《蘋果高層:我們沒有義務解決美國的問題》
美國政府赤字問題嚴重、FED都已把資產負債表Q到破表,但通膨卻倒退嚕,令通縮陰影再度浮現。美國跨國企業卻在一旁看戲!紐約時報2012年1月21日報導,一名蘋果(下列為蘋果年K線圖)高層說:「我們在一百多個國家賣iPhone。我們沒有義務解決美國的問題。我們唯一的義務就是做出最好的產品。」
紐時5月20日報導,美國大企業少繳稅,稅負眾擔自然就落在民眾身上。2011年美國聯邦稅收有高達1.1兆美元是來自個人所得稅,同一時間企業稅只有1,810億美元。
美聯社報導,2008年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現任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約翰麥肯(John McCain)20日痛批,蘋果宣稱自己是繳最多稅的美國企業,但實際上它也是美國最大避稅企業。他說,企業利用稅務漏洞等同於提高一般美國人的稅務負擔、進而拉高聯邦赤字。民主黨籍參議員Carl Levin 20日也痛批蘋果並不滿足於將獲利轉移至海外低稅率避風港而已,而是在「追求避稅的聖杯」、創造一個擁有數百億美元資金的海外免稅機構。
Thomson Reuters報導,美國參議院20日公佈的40頁報告顯示,蘋果設立在愛爾蘭的分支幾乎沒有繳交任何稅金給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單位。如果這份報告屬實,試問有哪個競爭對手追得上?此外,參議院這份文件發表後蘋果若繼續享有避稅聖杯優勢,那美國政府真的就被這些跨國企業高層給看扁了!
英國民眾已經將他們對谷歌、星巴克、亞馬遜等美系跨國大企業幾乎不繳稅的不滿化成實際的抗議行動,在輿論的壓力下英國政府已經誓言要帶頭聲討逃漏稅行為。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何時會在這關鍵議題上表態、勇於對他第二任競選經費金主谷歌做出批判,相信美國民眾都睜大眼睛在看!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