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5-02-09 06:26:14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聯準會(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見圖)將在2月24日、25日出席美國國會半年度聽證會,投資人將密切關注她對2015年1月就業報告的解讀方式,FED是否願意繼續耐心靜候升息訊號將是關注焦點。葉倫若沒有在國會透露太多訊息、下個觀察時點將是3月18日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會後記者會。
2015年1月美國非農業新增25.7萬份工作、高於市場預期的23.4萬;11、12月合計上修14.7萬份。過去3個月美國合計新增超過100萬份工作、創1997年9-11月以來最佳紀錄。1月失業率自2014年12月的5.6%(2008年6月以來最低水準)升至5.7%。廣義失業率(U-6)自12月的11.2%(2008年9月以來新低)升至11.3%。
美國就業報告主要是由企業調查、家庭調查所組成。1月企業調查顯示新增25.7萬份工作,但家庭調查卻顯示美國民間(沒有待在軍中、監獄、精神病院、老人院)有工作的人數暴增75.9萬人。家庭調查數據顯示,全職就業人數增加77.7萬,兼差人數增加4萬,不在勞動力市場(沒有工作而且也不想找工作)的人數自9,289.8萬(歷史最高)減少35.4萬至9,254.4萬。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月6日收盤報1.957%、略高於1月9日2014年12月就業報告公布當天的1.950%。FOMC政策會議在去年10月29日當天宣布排除先前使用的「美國就業市場仍有許多閒置資源」的字眼、當天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以2.316%作收、但如今殖利率卻是低於當時水準。
美國民間勞動參與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LFPR)1月報62.9%;去年12月的62.7%為1978年2月以來最低水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25-54歲族群目前僅有81.1%有工作、過去兩年以來這個數據最高只升至81.2%。作為對照,2001年1月開始公布此項數據以來最高為84.1%(2001年1、2月),網路泡沫所引發的經濟衰退也沒能讓這項數據跌破83.5%;2008-2009年經濟衰退前,此一比例不曾跌破82.5%。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曾在2013年6月20日於紐約時報發表專文指出,美國經濟仍未走出泥沼、從就業人口比例就可以看得出來。2015年1月美國就業人口比例報59.3%、僅略高於2013年5月的58.6%。自1985年初以來,美國就業人口比例就一直處在60%以上、直到2009年初才跌破。
2015年1月美國整體每週平均工時連續第4個月維持於34.6小時(2008年3月以來最高水準)。整體時薪平均月增0.5%、優於市場預期的月增0.3%,升幅創2008年11月以來新高;年增幅達2.2%、創2014年8月以來最高年增紀錄,但仍遠低於達成2%通膨目標應有的3.5-4.0%名目薪資年增率(註:資料來源為「經濟政策研究所;EPI」)。2009年8月以來美國經濟開始復甦以來,整體時薪年增幅不曾高於2.5%。
彭博社7日報導,生產力成長率(美國非農業企業每位受薪員工的每小時經濟產出)低迷不振可能是美國薪資增幅始終不見大幅增長的主因之一。自2009年6月經濟衰退結束以來、美國生產力成長率年增幅僅達1.3%,遠低於過去20年的平均值(2.2%)。Macroeconomic Advisers預估,美國2014年第4季GDP年增幅將自2.6%下修至2.1%,加上美國勞工部才將2014年第4季新增就業人數上修10.7萬,意味著2014年第4季生產力成長率年增幅將進一步向下修正。
美國就業市場復甦品質如果有數量數據顯示那樣好,薪資不該是上述2.2%那樣地低迷、消費/購屋也不該是下列數據呈現地那樣委靡不振。
2月2日公佈的美國2014年12月個人消費、所得數據顯示,2014年12月美國儲蓄率自11月的4.3%升至4.9%;個人支出下滑0.3%、創2009年9月以來最大降幅。美國2014年11月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獨戶新屋銷售年率較10月的44.5萬戶(原估45.8萬戶)下滑1.6%至43.8萬戶、連續第2個月呈現月減;與2013年同期的44.5萬戶相比下滑1.6%。2014年第3季美國家庭的自有住宅率為64.4%(年減0.9個百分點、季減0.3個百分點)、創1995年開始統計以來次低紀錄,僅高於1995年第1季(64.2%)。
華爾街日報報導,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Dennis Lockhart 6日發表演說時表示,美國就業市場進展其實沒有外表看來那麼好,非自願兼差(註:因為找不到全職工作,一週工時不到35小時)人數仍逼近700萬人。Lockhart認為,FED應該對6月是否升息乙事保持彈性、開放態度;現階段他沒有任何預測或偏好立場。美國通膨已經連續32個月低於FED設定的2%目標。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