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1-01-20 09:50:46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短天期利變型保單停賣效應,保險業今年衝刺新契約保費轉向重質不重量,多數業者估計,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要超越去年高點不容易,但對產品毛利率及銀行通路手續費貢獻較高的傳統型商品,比重將增加。另方面,業者也重兵投入已走出金融海嘯的投資型保單市場,雙引擎補足利變型保單停售缺口。
據估計,利變型保單近年銷售額上看3千億元,也是吸引躉繳型大戶的利器,不過,因恐短天期利變保單未來二、三年出現大量解約潮,在金管會介入下,一方面要求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揭露數字改以FYPE(新契約等價保費),將躉繳保單貢獻轉以年化及平準化,一方面也要求停售短天期利變型保單,龍頭國壽、新壽及富邦人壽也自去年第三季以後,陸續停賣。
而利變型保單的崛起,與金融海嘯的背景有很大關係,一方面市場利率創下歷史新低,龐大的銀行定存資金流出,尋求新的投資標的;另方面,2008年前熱銷的投資型保單,在全球資本市場直線修正下,瞬間變成票房毒藥,以壽險公會的數字來看,2007、2008年利變型保單一年僅千億餘元的銷售額,2009年狂飆衝破3千億元,2010年初估還超過該數字,熱度可見一班。
因短天期利變型保單的停賣效應,壽險業今年新契約保費轉向重質不重量,不少業者私下透露,因「類定存商品」貢獻降低,今年新契約保費若能保持去年的高峰,就屬不錯水準。不過,對產品毛利率來說,今年因產品改以利潤貢獻較高的傳統型為主力商品,新契約價值(VNB)降幅應不會過大,且對銀行通路來說,利變型保單手收挹注有限,同樣的保費收入,傳統型商品的手收至少是利變型商品兩至三倍。
且除傳統型商品外,金融海嘯期銷售急凍的投資型商品,隨全球股市氣氛回溫,去年下半年銷售也升溫,各家壽險業者元旦開出以來,亦加速推出新產品搶市,包括中壽與ING投信合作首張的全委投連保單,新壽則推出首張台幣計價的全委投連保單,國壽、中泰、宏利及三商美邦人壽也有相關商品問世,搶食商機。
業者估計,金融海嘯前投資型保單年銷售額超過4,500億元,近兩年數字腰斬,不過在全球股市走出海嘯陰霾,創高頻傳下,國內財管市場已先行回溫,共同基金定期定額扣繳人數也屢創新高,今年投資型保單可望出現較明顯增幅,補上利變型保單停售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