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8-06 18:06:38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中信金(2891)旗下中信銀與政大商學院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合作,進行「台灣家庭理財行為調查」,結果首度對外公布,該調查顯示,超過六成民眾表示理財是為「家庭資產增值」,其中,保險為投資人首選的理財工具,並有近七成受訪者考慮將財富留給下一代。
中信銀此次「臺灣家庭理財行為調查」,是針對台灣地區年滿25歲有子女,且為家中負責管理財富的民眾,就家庭理財認知、理財行為、理財工具及對財富傳承的看法,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為今年6月17-26日,抽樣方式採分層系統抽樣法,有效樣本1,068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
該受訪樣本中,家庭月收入在3-5萬的比重最高,占比26.7%,其次為3萬以下、占比24.3%;受訪家庭的流動資產(不含不動產)在600萬以下占比最高,比重達62%,600-1500萬、1500-3000萬及3000萬以上各占11%、3%及3%,22%回答不知道。
該份調查顯示,42.7%沒有進行家庭理財,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多餘的錢」,而家庭中擔綱理財大任者多為女性,且25-39歲與僅擁有一個小孩的家庭,進行理財的比重最高。
該份調查顯示,「家庭資產增值」是進行家庭理財的主要目的,占比64%,其他原因還包括家庭資產保值及家庭資產移轉,分別占有17%及16%。進一步分析發現,不論選擇為何,主因皆是希望儘早準備自己的退休生活,讓自己及兒女無後顧之憂。
在選擇理財的工具(可複選)方面,65%受訪者選擇重保值保障的保險,39%為銀行儲蓄,36%股票、31%基金。
如果將受訪家庭以資產分類顯示,家庭總資產在台幣600萬以下的民眾,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為保險及儲蓄;資產介於600-1,500萬者,則偏好使用保險及股票;資產1,500-3,000萬者,多選擇保險及基金,而3,000萬以上高資產民眾則較青睞股票及保險。
不論財富層級,最常遇到的問題為不了解投資風險性。受訪者最期待得到的銀行服務,以投資商品的建議最高,其他依序為增加利息、投資風險的管理、協助節稅等,顯示民眾不論是否透過銀行理財,均關切投資風險,也期待銀行在財富管理的領域提供專業金融商品諮詢服務及控管風險,達到家庭資產增值及保值的目的。
調查針對家庭財富傳承進行的訪問也發現,高達七成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將資產傳承給下一代,希望傳承給下一代的資產標的以「房地產」為首選,約佔七成,其次為土地,呼應了華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然而,儘管國人重視家庭財富傳承,想要為下一代留下資產,卻不重視下一代理財觀念的養成;調查顯示,僅有不到五成的受訪者教育子女理財觀念,且教導內容仍停留在「儲蓄」與「正確的消費觀念」等基本概念,顯示國人在理財教育上還需加強。
政治大學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主任鄭天澤表示,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臺灣民眾的理財方式顯然過於保守;多數民眾仍習慣自行尋找保險公司、基金債券公司進行理財交易,而非透過提供理財諮詢服務的銀行。但他認為,銀行是最能統整並協助掌控投資風險的單位,在目前低利率、高通膨與股市劇烈波動的經濟環境下,沒有更充分的理財資訊,並不容易達成家庭資產增值的目標。
中信銀個金總處副總楊子宏指出,這份調查反映國人對傳承財富的期待,同時也顯示國人家庭理財過於保守,既對理財知識、商品及風險的掌握不足,亦忽略下一代的理財教育,以致缺乏資產移轉等家庭理財的實際作為。
(圖說:照片左起依次為中信銀行資深副總陳金榮、楊淑惠、隋榮欣,政大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主任鄭天澤,中信銀副總經理楊子宏、黃培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