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讓國內金融業加速整併吧!
精實新聞 2013-03-21 08:59:23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金融整併議題近期又數度攻占媒體版面,因國內金融業長期的過度競爭,及欠缺有國際競爭規模的領頭羊,近期多數官員公開談話都贊同國內金融業應加速整併;或許有些人質疑,「數大不一定美」,但面對兩岸金融加速開放後的陸銀競爭,國銀確實有需要變大、變強的積極理由。
多數人都同意,金融業需要整併是因國內長期的「Over-banking」,而佔國銀總資產近五成的泛官股行庫,過半經營效率難與民營機構匹敵,也讓國內銀行業長期背負獲利率不佳的罵名。
從數據來看,泛公股行庫(此指台銀、土銀、合庫、三商銀、兆豐銀、台企銀(2834))去年總資產超過17兆元,佔國銀總資產47%,但稅前總盈餘達861億餘元,僅佔國銀總獲利36%,顯示資產報酬率(ROA)低於國銀平均;而從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來看,去年國銀平均值拉高至10%,但七大公股行庫也僅兆豐銀高於均值,其餘表現都還不及格。
如果跟分行點數相當的大型民營銀行相比,中信銀、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台新銀等,去年ROE都有14%以上,更是近半泛官股行庫表現的一倍以上。
不過多數行庫經營效率低於平均,實屬非戰之罪,以100%公股的台銀為例,去年稅前盈餘80億元,股東權益報酬率還不及4%,但如果不計負擔退休優惠存款的負向影響,實質獲利將成長至170億元,獲利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翻上一番。
而一些「只做難說」的隱性影響,也發生在艱困產業的紓困上,如茂德及力晶,當時幾度紓困就已傳出官股行庫高層有不同意見,卻迫於政策指導棋,只能硬著頭皮同意,事後也證明,多數行庫都至少因此提列五成以上的損失,要公股行庫股東與納稅人一起買單。
除了銀行家數過多、公股行庫效率偏低等消極理由外,面對兩岸金融加速開放、乃至新興亞洲金融業崛起的挑戰,國銀也有不得不變大、變強的挑戰。以總資產排名來看,目前國銀僅台銀擠進全球前100名,排名89,但陸銀除四大商銀外,具規模的股份制銀行可能也有此水準,就有國內業者無奈表示,光是一家大陸工商銀行的總資產就已遠超過國銀總額,面對如此懸殊的差距,如果國銀不跟著變大,兩岸金融開放始終面臨難以實質對等的問題,在協商談判上,反倒變成國內主管機關得考慮「保護」境內產業,不敢對外廣開大門。
大家都贊成國內金融業需要加速整併,近期除業界聲浪外,包括政務委員薛琦、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財政部長張盛和都已表達樂觀其成、甚至鼓勵的態度,只是因銀行過半資產仍掌握公股手上,如果政府只是以靜制動,恐怕沒有辦法引起太多漣漪;當然,因台灣還不是完全自由競爭的經濟體,保留一至兩家全公股金融機構,做為扶植特定產業及金融調節的工具,還是有其必要,其他已民營化的泛公股行庫,或可採取更開放的態度,放手讓有能力、有規模者,成為市場的主併者,相對弱勢者考慮整合或釋股,替過去幾年只聞樓梯響的銀行併購市場,再添新活水。
而以目前的環境來看,民營金融業者版圖大致底定,任何一樁大型併購案,可能都會讓版圖重整,甚至影響對外市場拓展,因此,如果公股有釋股機會,勢必可獲高溢價條件,不僅可為國庫進帳可觀收入,多少也會挹注長期遭低估的金融股價。
當然在歷經二次金改的傷害後,現任政府對金融整併的戰戰兢兢可想而知,但如果為了「防弊」而不敢走多數人都認同的路,恐怕也是因噎廢食,只是有了前車之鑑,政府得用更嚴謹的態度,思索並執行釋股或整併流程,帶動國內金融產業的另一次轉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