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3黨聯合政府擬推「10點經濟振興計畫」
鑒於德國經濟疲軟、商業景氣不佳,德國聯邦內閣於8月29、30日於柏林北郊Meseberg鎮,舉辦年度內閣會議(Kabitnettsklausur),宣布推出「10點經濟振興計畫」,以強化德國經濟據點優勢,希望透過賦稅優惠來創造新投資,減稅力度將大於預期。
德國「10點經濟振興計畫」項目如次:
1. 成長機會法案(Wachstumschancen-Gesetz);
2. 未來融資法(Zukunftsfinanzierungsgesetz);
3. 氣候及轉型資金(Kilma- und Transformationsfonds);
4. 加快規劃及審批程序(Planungs- und Genehmigungsverfahren beschleunigen);
5. 減少官僚(Bürokratie abbauen);
6. 確保安全與可負擔能源(Sichere und bezahlbare Energie gewährleisten);
7. 推進數位化(Digitalisierung voranbringen);
8. 吸引專業人才(Fachkräfte für Deutschland);
9. 促進未來發展(Zukunft fördern);
10. 貿易議程與原物料供應(Handelsagenda und Rohstoffversorgung)。
3黨聯合內閣承諾,將透過減稅並減少官僚主義,鼓勵民間加大投資,不過對於產業界殷切企盼的「工業電價」制度,由於經濟部與財政部立場未達共識,可能暫時無法提出解決方案。
前述10點計畫部分已持續執行中,而「成長機會法案(Wachstumschancen-Gesetz)」是該計畫的主要重點,規劃至2028年,每年減稅金額將增加至70.35億歐元,而先前財政部的初略規劃為66億歐元。值得一提的是,家庭部長Lisa Paus(綠黨/Grüne)最初為爭取更多兒童福利曾揚言阻擋該法。雖然聯邦財政吃緊,但折衝後財政與家庭兩大部門最終各有所獲。
德國總理Olaf Sholz(社民黨/SPD)表示,經濟振興計畫應繼續推動德國經濟成長,善用既有的機會。經濟部長Dr. Robert Habeck(綠黨/Grüne)稱,必須「儘快刺激經濟,以因應環境挑戰」。至在聯合政府中特別大力支持「成長機會法案」的財政部長Christian Lindner(FDP/自民黨)也感到滿意,渠正視德國經濟成長不如他國的表現,惟認為「成長機會法案」歷經兩週延遲,現「透過調整」得以變得更加完善。
具體而言,依據「成長機會法案」,聯邦政府損失的賦稅抵免將小幅擴大,未來企業4年內可抵稅的營運損失由目前的60%提高至80%,可謂實質上對若干企業直接降低賦稅。
此外,該法案也新納入住宅建築限期內遞減折舊的規定,適用於2023年9月30日至2029年10月1日間動工的建物,另包含對企業部門的許多其他減免措施,如「促進經濟轉型,特別是以氣候保護為由」之投資獎勵。
聯邦副總理兼經濟部長Dr. Habeck指出,惡劣的經濟情勢須以政治手段干預,而非「經濟歸經濟,政治不參與」。經濟振興計畫旨在釋放「值得在德國投資」的訊號。
經濟學者則認為,聯邦政府通過的所謂「成長機會法案」雖指出正確的方向,但力道不足以推動經濟成長。ING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arsten Brzeski認為新的計畫在許多領域立意良好,惟規模太小。70多億歐元的數額「太少了」 ─尤其是與近期對英特爾等晶片製造商提供動輒數十億歐元補貼相比,「幾乎無法想像如何以70億歐元從結構上重建近4兆歐元的經濟體」。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首席經濟學家Jörg Kramer也發表類似看法,企業對德國作為商業據點的擔憂似乎正在逐漸發酵。然而,為公司及其員工提供應有的框架條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例如完善的道路、橋樑、鐵路連結與學校、減少官僚、提高審批流程效率、改善數位基礎設施,以及更具競爭力的企業賦稅措施。
ING首席經濟學家Brzeski另補充,工業電價的制定亦有其必要,建議應給予數年適用期,從而可為企業提供長期欠缺的規劃保障。(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