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11-17 05:17:25 記者 邱建齊 報導
百年企業福壽(1219)以糧農循環經濟創造農業新價值,不僅成功獲利,更讓環境永續。為將食與農的連結新觀念從小紮根,福壽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共同合作出版「食物變變變:神奇的農村之旅」兒童繪本,並贈閱超過1,000冊給全國80所食農教育重點學校。昨(16)日的公益捐贈記者會上,特別邀請農糧署署長胡忠一、國教署簡任視察陳慧玲、福壽董事長洪堯昆(見圖)、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食農教育典範學校新北市海山國小校長林瑞昌、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社長許耀雲一同出席,為糧農循環經濟落實校園、成就下一代永續精神美好見證。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最新發表「糧食浪費指數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浪費近10億噸食物,且有8-10%溫室氣體排放量與食物浪費有關。因此,食農教育並非只有了解從產地到餐桌、認識食物的源頭這麼簡單,更是惜食、友善環境的實踐。因此,農業循環轉型是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從生產面達到資源再利用,減少產製過程中的副產物或廢棄物,進而減少破壞,提高糧食供應量。
洪堯昆指出,為了善盡社會責任,公司特別成立生技部門,研發動物排泄物發酵的菌種,製造有機肥料,以糧農循環經濟友善大地。食農教育是一種素養,期待透過學校教育的潛移默化,建立人與食品、土地的關係,對農糧生態進一步認識,而福壽更積極推動農業循環再利用,希望透過「食物變變變:神奇的農村之旅」兒童繪本的出版,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糧農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民眾在食安事件後,雖然開始重視追求食物原味與天然製作方式,但雙薪家庭大多外食,即使知道飲食健康的重要性,卻難以做到或不知道如何準備。甚至,許多研究都發現,孩童肥胖率正逐年上升,現代孩子飲食普遍有挑食現象,且偏向油膩、重鹹、高糖、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因此從小建立起「飲食素養」,已成為台灣「食育力」養成的首要之務。
許耀雲認為,閱讀與教育理念結合,從小開始,一步步成為國家最棒的公民,運用簡單淺顯易懂方式呈現食農教育,告訴學生食物哪裡來、怎麼吃才安全等訊息,最重要的是與農村、生態連結,學習如何正確飲食,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食物變變變:神奇的農村之旅」是一本從孩子角度出發,探索農作物生產過程,重新建立看待農村的眼光。繪本裡,農夫、工廠、養雞場彼此合作,資源環環相扣。例如農夫利用工廠提供的肥料,種植優質農作物,再由工廠收購賣給消費者;工廠的肥料,則是由養雞場提供廢棄的禽畜糞便,做成有機堆肥,產製過程秉持珍惜資源、不浪費精神。糧農循環經濟是產業新潮流,能同時兼顧健康與環境,未來將能解決糧食危機、生態汙染、甚至降低人類的醫療負擔。因此,這本書將是食農教學現場的最佳教材。
福壽除了支持繪本出版,也決定發動公益贈書計畫,贈書上千冊給全國80所食農教育重點學校,顯示與第一線教學者共同推動台灣飲食教育進步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