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2-02-23 19:02:00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又來了!從私募基金持有國銀股權屆滿三年後,年年都傳有人想要出售,被點名的買家從陸銀、國內中大型金控、甚至是外銀,每次幾乎都是票房靈藥,消息見報股價都有機會先賺半根以上漲停。其實,私募基金想賣不是新聞,只是要賣什麼價位?什麼人要買?
合併向來就是金融股股價的靈丹,漂亮的損益表或資產負債表,可能比不上一個合併的消息吸引買盤。而因2007年不同背景的私募基金一舉入主了萬泰銀(2837)、安泰銀(2849)及大眾銀(2847),當時承諾金管會持股將滿三年,時間早就屆滿,本來就以財務操作為主的私募基金想要出場,將資金轉作其他運用,並不足為奇。
談到合併,金融界很常說「沒有不能買的東西、只有不能買的價格」,但對私募基金來說,不計時間成本,此次傳出有意兜售的大眾銀及安泰銀,大股東持股成本各約17元及21元,距離市價至少都有三成以上差距,大股東如果不是有急迫性或對前景看法偏淡,應也用不著賠錢賣,因此買賣雙方對價格的共識及與市價的差距如何拉近,是個學問。
回到「潛在買家」來看,現在到底誰最需要台灣的銀行業?以中大型金控來看,無論是官股金控或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新光金(2888)、永豐金(2890)、玉山金(2884)、中信金(2891)等,基本上旗下銀行分行點數都至少有100個的基礎規模。而套句國內金融業者引述陸銀評論,台灣金融業是「賺白菜的利潤、倘白粉的風險」,這句話其實很直白的反映了國內銀行股東付出及回收的不對等,因此這些已經有一定規模的金控業者來說,買這些中小銀行的綜效恐不明顯,如果沒有好的價格,買進急迫性有待商榷。
外銀及陸銀對買台灣銀行的考量不同;一般預料,外銀如果想接手這些中小型銀行,應是「呷碗內、看碗外」,看的是比照香港CEPA取得登陸的VIP門票,但是兩岸三地的政治戰略地位不同,未來中國大陸是否給予台資銀行完全比照CEPA的「類國民待遇」,這對外銀來說是個賭注,敢不敢賭得看各家自行評估。
至於陸銀,以他們的資產規模,要買國內大型金控都不成問題,小銀行當然更容易,只是目前還限於單一陸銀參股5%上限規定,吸引力有限,如果開放至20%,讓陸銀可以取得戰略性的主導地位,反而可能是這些中小型銀行尋求相對高溢價售出的機會。但回歸老話一句,這並非純經濟的談判,得回歸政治。
當然,國內金融業或非金融業還有沒有人想買銀行,一定還是會有,因為銀行相對證券、壽險、投信等其他金融業,仍具備掌握客戶金流平台的優勢,是發展財富及資產管理的重要中心,且像是統一、潤泰、亞東等大型集團有銀行家夢的人,可能也不在少數。只是在私募基金有意求售,並委由外資財顧頻頻探詢市場意願的同時,市場消息勢必不會寂寞,但也不能排除有心人想藉此拉抬股價的可能性,主管機關確實得從嚴關注,免得壞了市場秩序,反倒讓買賣交易更難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