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7-04 15:39:24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今年3月在人民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合辦的一場研討會上指出,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可分兩階段進行:在「十二五」期末宣布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基本可兌換,再花幾年時間取消剩餘限制、向完全可兌換過渡。人行行長周小川在這場研討會發表開幕致詞時指出,中國大陸朝「資本帳可兌換」方向前進的意願與決心是非常明確的。報導指出,兩名外國與會者對中國官員推動資本項目開放的熱情感到相當訝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副主任Markus Rodlauer則是透過這場會議提醒中國,過早實行資本帳自由化可能會引發危機,中國最好還是審慎行事。分析師們指出,在資本帳完全開放之前當地利率必須先解除管制、匯率須先開放自由浮動。人行國際司司長何建雄則是提出異議,認為這樣的先後順序跟決策者觀察到的現實情況是完全相反的。
華爾街日報5月28日報導,IMF發表的年度評估報告重申中國大陸人民幣匯價處於微幅低估狀態。去年以前,IMF指稱人民幣匯價是「嚴重遭低估」。
道瓊社5月21日引述中國大陸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周小川、前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前人行副行長吳曉靈、經濟學家吳敬璉以及錢穎一聯名發表報告書,建議高層在2015年底讓資本項目完全自由化。
中國大陸官員為何近來頻頻釋出人民幣國際化的訊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芮萌(Oliver Meng Rui)、倫敦商學院畢業生周安博(Andy Bodrog)今年初為中國美國商會撰文時做了以下巧妙的比喻:大陸雖是全球經濟的重量級選手,但它的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卻仍是輕量級的水準。
根據康乃爾大學教授Eswar Prasad、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候選人Lei (Sandy) Ye在2012年2月發表的報告,全球前六大經濟體僅有中國人民幣不是儲備貨幣。這份報告指出,在人民幣成為匯率可自由浮動的儲備貨幣之前必須先經歷國際化、資本帳可轉換性等進程,而要降低資本帳開放的風險就得先允許匯率更為自由地波動。相關討論詳見《人幣當儲備還缺啥?黃金與利率自由化!(https://www.moneydj.com/KMDJ/Blog/BlogArticleViewer.aspx?a=09a03094-02b4-4eb1-8982-000000018782#ixzz2RvTYn9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