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0-12-23 19:16:30 記者 李彤綵 報導
阿昌和阿文這對換帖兄弟,一出社會就在同家公司工作,年薪及工作年資都相當,不過兩個人步入中年後,開始注意起身家財產的問題,仔細研究後發現,怎麼起跑點相同、跑的路程也差不多,兩人累積淨資產的速度卻天差地遠,問題出在哪?
專家指出,個人及家庭累積淨資產的速度,除了與死薪水相關外,也與淨值投資比例及資產配置相關;那到底淨值投資比例指的是什麼?何等比例才算合理?別急別急,想加速資產淨值累積速度的你們,跟著看下去就知道了。
【資產=身價?NO!淨值才是真正擁有的財富】
學過財務的人都知道,淨值就是資產減掉負債,才是家庭及個人真正擁有的財富,而淨值投資比率就是家庭資產淨值和生息資產部位(含存款、股票、基金、儲蓄險等)兩者之間的關係。
專家表示,淨值投資比率是衡量個人或家庭財務結構指標之一,自用淨值比率(如自用住宅)高,則可能家庭資產淨值緩慢成長;若生息投資的淨值比率高,因生息資產會隨市場行情起伏,因此總淨值也會跟著大幅波動。
自用淨值 |
投資淨值 |
家庭淨資產狀況 |
高 |
低 |
成長緩慢 |
低 |
高 |
隨市場起伏 |
公式:淨值投資比率=生息資產÷淨值
清雲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主任林玲圓副教授建議,淨值投資比例不應該只拿資產當分母,而是要拆解到最後瞭解可週轉資金(資產淨值)究竟有多少後,再決定要做什麼投資,以及投資多少比例,這樣的投資才稱得上安全。
威盛保險經紀人董事長王信力也進一步說明,太早買房子不一定是好事,因為手邊沒有現金可以投資,這樣就失去創造更多財富的機會。舉例來說,如果某君有資產1,000萬、負債500萬,資產淨值等於是500萬,但若資產多投資於房屋等不動產,投入其他生息資產只有50萬,淨值投資比率就是10%(50萬÷500萬),這樣的投資情況是否適當,就值得考量。
【淨值投資比例愈高愈好?】
淨值投資比例代表投入生息資產的比重,有些人生息資產甚至高過資產淨值,例如投資部位600萬、淨值500萬,有可能嗎?王信力指出,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很常見的,例如個人及家庭從銀行借錢出來投資。
王信力提醒,淨值投資比率除了看淨資產型態,也要考量個人或家庭的負債比。舉例來說,如果以本文的阿昌及阿文兩人做假設,阿昌若有總資產1,000萬、負債800萬、淨值200萬,如果又有100萬的投資(生息資產),那麼淨值投資比率是50%,看起來好像還不錯,實際上如果再參考負債,負債比高達八成、且負債部位遠超過生息資產,財務槓桿比例就明顯偏高了!
如果阿文總資產250萬、淨資產200萬、負債50萬,其中生息資產為200萬;等於阿文將所有資金都投放在投資,是不是很危險?其實和阿昌相比,阿文只有負債50萬,負債比不過二成,理財行為反而相對安全。
但專家也指出,「淨值投資比率大於100%,就表示有運用財務槓桿借錢投資;若小於100%也不代表沒有借錢投資」。至於多少的淨值投資比例最適當,就需考量個人或家庭的風險承受度、投資標的波動度、報酬率及資產配置等。
附表:阿昌、阿文理財模式比較
|
阿昌 |
阿文 |
資產狀況 |
資產:1,000萬 負債:800萬 =>淨值:200萬 生息資產:100萬 |
資產:250萬 負債:50萬 =>淨值:200萬 生息資產:200萬 |
淨值投資比率 |
50% |
100% |
投資屬性 |
負債>投資 |
負債<投資 |
【適度舉債不一定是壞事】
從上述說明我們可以瞭解,淨值投資比率必須和負債比整合一起考量。專家也指出,家庭理財中的淨值投資比率就像是企業經營財務指標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兩者都必須同時考量負債比。
王信力說明,適度的舉債有時其實可以提高企業的資本報酬率,也是創造ROE的方式之一,所以對股東來說,不借錢的企業不一定就是好企業,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家庭理財上。
【借錢投資前要三思】
這樣聽起來借錢轉投資好像也是不錯的投資方法?王信力說:「不一定!」重點是報酬率、負債和現金流量間的關係。王信力指出,所有的財務管理都和現金流量有關,報酬率再高,如果現金流量不穩定也不行,因為理財就是希望創造更多的現金流量。
理財純粹只看一個數字,那就有可能會失真,必須檢視負債所產生的收益率,如果報酬率可以高過資金成本,那這樣也沒什麼不好。但投資人也要小心,萬一沒有做好現金流量掌握,到最後也可能慘賠甚至是負債。
舉例來說,很多做不動產投資者一時買了很多房子,期待房價上漲後賣出賺的收益。但萬一景氣不好,投資人還是必須支付房貸和稅賦等資金成本,利息是馬上要付的,若現金流量出問題,最後可能難逃房屋被拍賣的命運。
要維持家庭資金的安全,投資比例最好考量個人是風險規避者、愛好者,還是中立者。林玲圓說,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所以要考慮預期平均報酬率和風險,至於投資比率多少,就要視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後,再做決定。
【參考理財成就率 隨時檢視投資效益】
理財沒有定律,也無法套公式,必須針對不同的個案做整合。專家指出,投資人想要致富的公式就是提升家庭資產淨值成長率,方法包括提升薪資儲蓄率、提高投資報酬率、提高生息資產比重、提高理財收入與薪資收入的相對比率。
王信力表示,這也可以從理財成就率來說,理財成就率標準值為1,若比率大就代表過去理財績效好。
舉例來說,有的人一年存30萬,工作十年就有資產1,000萬,那這樣的人其實是不得了的,理論上工作十年、每年儲蓄30萬,應該只有300萬的資產,結果竟然有1,000萬的資產,那代表他的理財能力很強。
相反的,如果同樣的條件淨資產只有100萬,那代表雖然有儲蓄,但可能累積一筆資產就拿去旅遊花掉了,再不然就是投資不適當。
除了檢視淨值投資比率,王信力說,從理財成就率的數字可以觀察到,自己是否有做適當的儲蓄投資,且儲蓄及投資的效率好不好,也是檢視家庭資產配置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