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5-31 10:35:31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全球和台灣儲能市場快速起飛,業者比擬,現在的儲能好似十多年前的太陽能產業剛旭日東升,包括傳產和科技廠、能源大廠、機電廠都踴躍投入儲能系統,而整個儲能供應鏈牽涉到的範圍更廣,台電也明確訂定了2025年的儲能目標1GW,吸引系統整合業者切入儲能市場,然而隨著投資者眾,競爭日升,相關的前中後風險也需考量。
儲能裝置可分為定置式以及移動式,定置式應用為家庭或電網併網儲能使用,移動式最主要是電動車/電動機車/電動巴士,其中相同的組成都是電芯、電池模組、BMS等;而定置式的儲能系統還需要有電池櫃、PCS(變流器),移動式儲能則要求高能量、高密度壽命長、深度放電且重量要輕,鎖定鋰三元電池和固態電池。
若以台灣市場來說,歷經303跳電以及近年電力供應不穩的情況,台電也已明確規劃2025年儲能目標1GW,相較於截至5月初時已建置完成的容量為38.3MW來看,2025年可達1GW,將會是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但雖然已建置容量僅為38.3MW,但後進者風起雲湧,截至5月初,向台電申請案有198件,申請容量3616MW,已通過122案,容量2102MW,以此速度來看,台電在2023年年底1GW的目標就會建置完成,已大幅比原先預計2025年1GW的目標量提早完成,但未來台電的儲能目標需求還有可能再上修。
為什麼儲能突然那麼重要?主要是輸電線的建設來不及,就用儲能系統做一個替代,用戶端也會利用儲能來配合離峰尖峰電價價差來釋放電力,儲能在電力系統功能之一為調頻備轉,過去若電網負載不平衡,傳統自動發電控制系統就可調解,但因電源端再生能源供給占比提升,再生能源的輸入有間歇性,電力的供給需求端都在改變,這時靠傳統發電控制系統已不幅需求,就需要其它的儲能輔助服務。
至於在儲能產業鏈,國內上中下游都有雛型,但電芯相對較弱勢,主因經濟規模未達以及價格競爭力不足,所以國內業者目前都以做較高附加價值、客製化的電芯為主。
依業者估計,目前建置儲能1MWh成本約3000多萬,且隨著材料成本上升,總建置成本有上升的趨勢,且投入儲能的業者眾多,若相關的成本升高,競價下滑,投資報酬率是否划算,另外,投資儲能也要留意建置地區土地和饋線問題,併網審核通過後,設備商可否如期交貨,另外,大型儲能案後續可能衍生的是否有地方抗爭以及消防安全;所採用的電池壽命跟轉換效率條件,都會影響投資儲能的報酬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