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市場愈來愈確信成熟國家可以避免衰退並經歷軟著陸的想法,普遍意外正向的經濟數據表明,在通膨持續放緩的趨勢下,各國央行將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風險偏好方面也有顯著改善,MSCI全球指數月漲3.35%,優於Bloomberg全球綜合債券指數的0.69%。
美國經濟的韌性尤其突出,第2季GDP強勁季增長2.4%,超出預期的1.8%,歸功於消費增長放緩優於預期,且私人固定資本投資支出在前4個季度下降後大幅反彈。同時,隨著通膨降溫,消費者信心也止跌回升。美國6月標題和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為3.0%和4.8%,儘管6月份標題通膨年增僅3.0%是得益於基數效應,但通膨報告顯示,一些較為「僵固」的成份,如住房、二手車、交通服務正在放緩中。聯準會於7月會議上調利率25個基點,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提高到5.25-5.50%區間,主席鮑威爾也於會後記者會強調之後是否升息的結論將依賴最新數據,市場解讀這是聯準會在為年底前進一步升息留下機會,但鮑威爾也表示,當前的利率水準已處於長期的中性利率之上,經濟增長已經得到足夠的限制,也就暗示了升息循環已經步入尾聲。
與聯準會同步,歐洲央行也在7月份如市場普遍預期的升息25個基點,將主要再融資利率提高到4.25%、存款機制利率提高到3.75%。論及央行接下來政策走向,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表示央行對於9月利率決策保持開放態度,但更廣泛的市場反應表明,鑒於通膨回落和經濟增長疲軟,部份投資者更加樂觀地認為歐洲央行即將結束其緊縮週期。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跌至疫情後的低點42.7,儘管服務業仍然穩固,但歐洲央行已暗示,它對服務業通膨數據的重視程度將高於經濟活動數據。
讓市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日本央行,其決定修改殖利率曲線控制(YCC)政策,允許10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從之前的上限0.5%調升至1.0%,日本央行明確表示,其目標不是緊縮政策,而是在經濟和通膨發展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通過靈活應對上行和下行風險來增強貨幣寬鬆的可持續性。日本核心通膨率保持在4.2%的高點,實質利率則有所下降,因此無意中加強了修正前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的效果。
中國第2季度GDP季增0.8%,低於預期,這清楚表明,由於中國國內需求萎靡不振,重啟的熱潮相比第1季已放緩,儘管6月的經濟數據顯示增長動能因子的放緩已大致穩定下來。較為正面的消息是,根據最新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結論比預期的更為鴿派,中國央行也說明中國經濟面臨不利因素,並將致力於放鬆住房政策、解決地方債務問題和提振資本市場。
7月份全球股市收漲但美國綜合債下跌,故帳戶中的股票貢獻優於債券。股票當中,美國小型股及新興市場漲幅高,但美國地區配置較高,故美國地區帶來最多正貢獻;債券方面,高收益及新興市場債表現佳,彌補公債及市政債的負報酬,讓整體債券貢獻轉正。未來投資組合配置上,基金預計降低股票及債券權重,並增加大宗商品,同時依照風險指標動態調整現金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