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500指數於一月份創下歷史新高,這主要得益於美國經濟的韌性,進一步提升市場對經濟軟著陸的樂觀預期。股市的集中趨勢持續,其中「七巨頭
(Magnificent Seven)
」在這波漲勢中起了關鍵作用。雖然債券殖利率出現一些波動,但美股的優異表現顯示出投資者對成長因素的關注已經超越對通膨風險的擔憂。
美國第四季度的GDP成長率年增達3.3%,雖然低於第三季度的4.9%,但仍高於市場預期的2%,從GDP的組成來看,需求增長仍然強勁。
12月份美國零售銷售增長0.6%,顯示消費者支出依然強勁。在一月份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上,聯準會決定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主席鮑威爾暗示,三月份不太可能降息,他認為美國濟狀況「相當不錯」,且勞動市場維持緊俏,然而,通膨下降過程仍在進行,儘管緩慢,聯準會特別關注的通膨指標
― 12月份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年增率已低於3%。
與聯準會的決策相呼應,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也決定維持利率不變。歐元區和英國的經濟增長已經停滯,這意味這兩大央行的政策調整空間有限,政策錯誤的風險可能相對較高。然而,值得鼓舞的是,歐洲央行主席拉加德承諾,該行在制定政策時將繼續依賴數據並保持警覺。英國的通膨情況更為嚴重,核心CPI年增率高達5.1%而歐元區的核心通膨則略有下降,從年增4.2%降至3.9%。
在亞洲資產中,由於總體經濟因素的影響,各國的表現不一。中國12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顯示,儘管中國央行已經採取了寬鬆的措施,但中國仍然面臨著持續的通縮壓力。為了支持經濟,中國央行調降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儘管中國監管機構對賣空中國股票施以限制,而恆生指數和滬深300指數仍分別下跌了9.16%和6.29%。
另一方面,日本股市則表現亮眼,東證指數上漲7.81%。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期待似為日本的製造業股票提供了支持。日本央行在一月份的會議中決定繼續實施負利率政策,並表示實現持續通膨的可能性已經「逐漸上升」。此外,上市公司為配合東京證交所推動的公司治理改革和提高資本效率的努力,也為日本股市提供了支持。
本月份成長型資產表現不佳,股票是最大的負貢獻來源,其中又以新興市場最大,美股次之。防禦型資產的部分因比重相當低,故績效影響低。截至1月底,成長型資產的比重達97.2%,防禦型資產為1.0%;至於波動度方面,因1月份皆保持在監控水準之下,基金的現金比重維持在一般正常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