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份,債券殖利率經歷了一場波折輾轉的起伏,許多因素疊加造成此大幅的波動,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曾一度達到5%,但在月底時回落,這一殖利率上升的原因是由於期限溢價走高,一些投資者對於在全面就業時期的美國赤字規模提出質疑,不過,這一現象在「以哈戰爭」升級的情況下,受到美國公債作為避風港資產需求而抵消。債市和股市都經歷了更高的波動性和正相關,因為市場難以正確定價不斷增加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最終,MSCI世界指數下跌2.99%,Bloomberg全球綜合債券指數也下跌1.2%。
在美國,經濟在第三季展現出令人矚目的韌性,季度GDP初值增長達到4.9%,主要的推動力來自消費者,為GDP貢獻2.7個百分點,核心零售銷售也呈現出強勁的家庭需求,月增達0.6%,這種卓越的消費動力得到勞動市場的支持,不論觀察什麼衡量方式,相比於歷史勞動市場都保持著高度緊張。然而,經濟的某些領域開始出現問題,特別是對利率敏感的房地產市場,九月房屋銷售年增為396萬,為13年來最低水平。
不同於美國,歐元區經濟正面臨巨大的壓力,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6.5,創下35個月來的最低點。不同國家的宏觀經濟趨勢出現明顯的分歧,例如德國製造業表現不佳,德國製造業PMI僅為41.4,整體通膨率急劇下降至2.9%,核心通膨率下降至4.2%,由於增長和通膨雙雙下降,歐洲央行決定在連續10次升息後將存款利率保持在4%不變。
中國的經濟數據呈現出複雜的格局,在刺激措施交織下,第三季的GDP年增達4.9%,遠超預期,這使政府對今年的「約5%」增長目標重新回到正軌。中國的三大增長動力,包括工業生產、投資和消費,在第三季相較於第二季都有所提升,然而,與房地產相關的經濟領域表現卻極為疲弱,水泥生產年減7.2%,粗鋼產量年減5.6%,玻璃生產也年減6%,房地產投資年減9.1%。在亞洲其他地區,日本央行(BOJ)於十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決定進一步增加其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的靈活性,BOJ有效地放寬了對於10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的嚴格上限,決定將1%納入「參考」範疇,這項新政策對市場來說是個驚喜,但考慮到BOJ對於2023年核心通膨預測中值從3.2%上調至3.8%,以及最近十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的急劇上升,或許投資者也不需要太過於吃驚。
本月份成長型資產表現不佳,股票是最大的負貢獻來源,其中又以美股最大,新興市場次之。防禦型資產的部分因比重相當低,故績效影響低。截至10月底,成長型資產的比重達94.9%,防禦型資產為3.1%;至於波動度方面,因10月份皆保持在監控水準之下,基金的現金比重維持在一般正常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