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C及印刷電路板業
IC設計、製造、封裝測試 <廖龍海>
IC設計業矽統營收4.46億元超乎預期的低,顯示IC設計業已逐步受到淡季效應影響。由於台積電及聯電將調漲晶圓代工價格,設計業的營業利益將遭到壓縮,設計業新產品的推出速度將直接影響廠商獲利。由於法人作帳已告一段落,未來股價將有回檔整理風險不建議追高。2000年IC業狀況以偉詮、瑞昱及凌陽獲利較OK,建議本益比25倍以下買進,另外矽統跌幅已深,近期可逢低逐步建立持股。
茂德、華邦、力晶、旺宏12月營收因投片量大增且產品報價持平,2000年1Q亦淡季不淡,股價已欲小不易。目前64M DRAM AICE報價9.12元/顆較上週上漲0.43美元/顆。但歐美現貨已出現8美元以下價位,但對合約價影響有限,廠商2000年確定可大豐收。晶圓代工景氣持續走高,89年6吋晶圓代工價格將調漲10~15%,台積電聯電淨利率皆會超過30%, 2000~2001年台積電與聯電將受惠景氣與擴產效應營收與獲利仍將逐月成長,短線股價急漲後拉回應尋求買點,台積電購併世大確定,將使台積電穩居晶圓代工龍頭寶座,華邦電與太欣將直接受惠。DRAM股以力晶、茂德為拉回買進標的。
封裝廠因持續擴增產能,2000年營收仍持續看漲,但毛利率則無太大變化,因此未來各廠的營收將直接反映實際的獲利狀況。日月光、矽品為外資首選標的,應是DRAM股漲升後的二軍。2000年測試業景氣甚佳,以LOGIC IC測試為主的矽豐、福雷電及未上市的華宏有利,南茂受惠於DRAM產業景復甦表現亦佳。矽品、矽豐及日月光低接為主,但仍應以半導體股漲升後再作切入打算。
被動元件<郭志強>
自1/4日開盤以來國內股市因資金行情而連續大漲,而被動元件類股短線卻呈現回檔整理的情況,以基本面來看,去年12月因盤點因素,除國巨、華新科12月營收分別可達4.02、3億元以上再創新高外,並且華新科成長幅度高達22%最為突出,其餘智寶、匯僑工、世昕、天揚因盤點因素12月營收約與11月份相近,分別為1.26億元、1.75億元、1.40(F)、1.70(F)億元。而展望今年第一季,仍以積層陶瓷電容之景氣回升最為確立,在供給面來看,日商已停止對於資訊用產品(0603)的擴產,而去年底廠商新訂機器則必須至今年第二季以後分批到位,加上裝機與試產的時間,預計第四季以前產能增加有限;而在需求方面,目前國內MLCC自給率僅約40%左右,其餘多由日本進口,在台灣如筆記型電腦及主機板產量大幅增加下(分別需用約350、150顆MLCC),合計每月需求將達30億顆/月,若再加上繪圖卡、數據機、電源供應器等市場需求,合計將可達35~40億顆/月,因此進口替代市場可期。再者,生產MLCC重要原料之鈀金自去年9月以來漲幅漲幅超過30%,由於2000年蘇聯仍持續控管鈀金原料報價,產品售價調漲機會仍相當大。再加上日幣升值與強勁的需求,價格將持續走揚,而且天揚與華新科自1月起調漲產品價格10%,華新科亦表示第一季訂單已滿,所以在價格調漲效益下,各廠商營收將再創新高,其中華新科將高達3.6億元表現最佳。再加上禾伸堂國內首家被動元件通路與製造商掛牌上櫃公司,於1月13日以72元掛牌,去年EPS5.06元,今年將達7.85元,預計目標價可達170元以上,因此將可帶動華新科、天揚等廠商之比價行情,再加上現增題材,股價將可逐漸加溫。所以對於MLCC相關類股可以買進持有,其中研究部預估華新科今年EPS可達4.2元,建議可逢低佈局。
IC<李誌堅>
博達去年營收40億元,稅前3.3億元,每股盈餘3元,今年預估營收50億元,稅前5.5億元,每股盈餘5元,預估今年電腦事業部的營收40億元,主要為主機板、IEEE1394數位攝影機、掌上型電腦、PDA、SET TOP BOX,博達認為未來主機板的毛利將被壓縮,所以希望新產品IEEE1394系列、PDA、SET TOP BOX能填補營收及提高利潤率,光電事業部以生產砷化鎵微波磊晶片為主,由於是手機及基地設備的上游原料,預估複合成長率高達30%,所以也被視為通訊概念股,目前有7條生產線,預計今年擴充到11條生產線,今年可帶來10億營收,毛利高達50%,因股價己反映今年獲利,建議拉回到130元以下,再做買進。
利多焦點股:
- 台積電宣布合併德碁,換股比例改變,台積電7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購併世大消息與調整合併德碁換股比例,2000年6月底為台積電合併德碁換股基準日,2000年台積電未含世大營收已達1500億元,每股EPS有6.5元實力。台積電合併世大總投片數340萬片領先聯電的240萬片。
二.系統、週邊、零組件業
系統 <王彥傑>
NB廠商受到耶誕節長假及Y2K買氣延滯效應影響,88年12月的營收普遍比11月衰退1至2成,其中,廣達12月營收初估將從11月的70億元衰退到60億元,華宇內部估算12月的營收在38-39億元附近,比11月近50億元衰退2成以上,另外,仁寶12月營收在50億元以下,宏電營收也呈現衰退。主要廠商99年整年的營收也都未達成全年的財測目標,廣達、仁寶、宏電、華宇都未達成全年營收目標,只有英業達因為上半年營收進度大幅超前,累計前11月的營收達到560億元,全年603億元的營收目標將有機會可小幅超越。NB出貨進度落後主要受到TFT-LCD缺貨影響,從明年的供貨來看,一般預期第二季起供貨趨近的情況將獲得舒緩,因此今年的營收在下半年之後可望有大幅度成長,因此今年一線廠的營收今年預估至少都將有3成以上成長,仁寶、宏電及大眾將有5成以上的成長,華宇、廣達成長在30%以上。
軟體 <王彥傑>
軟體股88年獲利狀況頗佳,預估每股稅前盈餘均可望超出2元以上,由於多數軟體公司紛紛預估89年獲利有機會再成長三至四成,在此狀況下,推估今年各家軟體股每股稅前盈餘都有機會站上2.5元,部分去年每股稅前盈餘達4元以上的個股,今年有上看5元的機會。在國際軟體股前景一片大好的帶動下,國內 軟體股的前景也被投資人深自期許,軟體股被視為前景最被看好的行業,事實上去年軟體股的獲利表現也確實不錯,繳出不錯的成績單,在過去1年間,共計有倚天資訊、第三波資訊、皇統光碟傳出調高財測的消息,截至11月份止,9家上櫃軟體公司每股稅前盈餘均達到2元以上,獲利最高的皇統光碟,每股稅前盈餘甚至達到4.01元。目前為止,軟體股中已有思源科技、皇統光碟、第三波資訊,為了辦理現增的需求,已提前公告89年度的財測目標,其中思源科技以及皇統光碟以增資後的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都達到3元以上,第三波資訊每股稅前盈餘則可望達到2.6元。思源科技預估今年營收目標為2.7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1.5038億元,稅後盈餘目標為1.326億元,以增資後的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為3.13元,較去年財測分別成長52%以及66%;皇統光碟預估今年營收可達18.44億元,稅後盈餘目標為2.7億元,以今年除權後股本8.7億元計,每股稅後盈餘為3.1元,較今年目標分別成長28.5%以及27%。第三波資訊去年每股稅前盈餘未及3元,今年營收目標則可望達到22.08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1.73億元,以增資以及盈餘轉增資後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2.6元,預期營收以及獲利分別可望成長23%以及51%。至於中菲電腦,雖未公布確實的財測數字,粗估今年營收以及獲利可望出現三至四成的成長,每股獲利,有機會達到5元以上。雖然其他家軟體公司尚未公布新年度的財測,不過多數軟體公司對於前景依然看好,推估成長幅度應可維持在三至四成間。
為積極鼓勵網際網路工業以科技類股上市上櫃,經濟部工業局修訂「科技事業申請意見書處理要點」,也將協調財政部放寬上市上櫃限制,儘速促成第一家優良網路公司成功上市上櫃,帶動產業良性發展。為明確網際網路工業以科技類股上市上櫃,經濟部工業局新訂定網際網路公司其網路內容營業額、網路服務業營業額須占公司總營業額50%以上,或屬網路通路型態者,透過網路進行交易之交易額須占公司總營業額50%以上,符合這些條件,才可能獲工業局推薦上市上櫃,且有券商同意擔保情形下,可不受輔導期上市須二年、上櫃須一年之限制;另網路購併及策略聯盟為此產業特性之一,因此如無不法疑慮時,建議財政部檢討相關不宜上市上櫃條款,包括一、上市上櫃前一年股權移轉不得超過10%;二、母公司如未上市、上櫃,子公司不宜上市、上櫃。近期網路股在美國NASDAQ帶頭下跌,相關股票呈現巨幅震盪,不過由於網路潮流仍未結束,投資人可以觀察美股後續走勢,作為操作依據,短線仍無須恐慌殺出。
通訊網路 <李誌富>
由於通訊中的行動電話及寬頻產品已逐漸發展成長,而高階網路產品仍持續增加,我國通訊產值將呈現高成長,預估2000年通訊產業仍持續看好。近期股價通訊漲幅不小,應有整理或回檔的壓力,惟通訊網路仍為潮流趨勢所在,若有拉回,可考慮承接,例如台揚、大霸等,惟短期漲幅不小,介入宜注意賣點。
利多焦點股:
- 台揚預估89年營收將達37億元,較去年成長3成,獲利預估為8.5億元,每股盈餘3.3元,新產品區域多點傳輸設備(LMDS)88年第四季開始量產,單月出貨量200台,預估89年上半年單月將擴充至500台,下半年將擴增至1500台,另外計劃跨入CDMA通訊領域,研發CDMA相關零組件產品,另持有GCL股票138萬股,每股成本0.75美元,NETRO 23萬股,市值達500至700萬美元。
- 友訊主要產品網路卡、集線器、交換器,88年營收比重分別為24、20、25%,89年預估為18、20、32%,其中交換器的成長仍為最大,另外友訊的轉投資友旺及聯傑兩家公司將於今年分別在台灣及美國上市、上櫃,而友勁科技也為國內的網路公司,友旺為生產PC卡的專業廠商,88年EPS 8元,89年預估稅前EPS 12元,聯傑科技主要研發網路晶片,友訊88年稅前EPS2.3元,89年預估EPS3.1元。
- 仁寶代工Toshiba中低價位消費型電腦從10月開始出貨,明年估計出貨量40萬台以上,將可成為仁寶第2大的NB代工客戶,另外,隨著LCD監視器、CDT監視器出貨量的持續成長,預估明年的營收將從今年的500億元成長到700億元以上。通訊產品方面,仁寶在南韓成立CDMA手機的研發團隊,預估明年第3季將可以在台灣正式量產,逢低買進。
- 宏電明年筆記電腦出貨Dell 30萬台,IBM160萬台,加上自有品牌,預估出貨量在250-300萬台之間,與IBM簽定長期互採購合約下,IBM將持續增加筆記型及其它產品的訂單。宏碁聯網科技公司及其轉投資的多家網路公司,將轉往海外申請股票掛牌,以籌措資金,壯大網路事業版圖。扮演宏碁集團網路、數位服務投資控股公司的宏碁聯網科技,初期資本額新台幣19億元(約6,000萬美元),宏電持股上限為4,400萬美元,宏碁科技與宏碁國際分別投資800萬美元,預計二年內籌集2億美元,由於宏電又決定收購宏碁國際,因此宏電將是宏碁聯網科技的最主要大股東。宏電在獲利成長6成上及網路軟體題材的推波助瀾下,以今年前三季維持60元均價的水準來看,挑戰100元指日可待,在集團旗下個股股價紛紛創下新高之際,2000年維持3位數的股價將屬常態,逢回仍是買點,目標價位120元。
- 精業1-11月營收65.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21%,達成率105.3%,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1.7元。精業為國內最大金融加值服務商,在網路下單市場居冠,第四季推出新的報價系統及家庭網路系統,直接切入基層市場,營收將有不錯表現。在工程標案方面,北二高電子收費系統可望提前開標,具有題材挹注。轉投資其他電子商務、網路相關公司未來具爆發性,與網易聯盟進軍大陸電子商務市場,轉投資奇摩站明年將在NASDAQ掛牌,為國內網路概念股的代表公司。
三.光電及監視器業
監視器 <廖廷彬>
1999年的監視器產業競爭態勢仍然慘烈,但在國內主要廠商生產線紛紛外移至中國大陸,以求降低成本,加上韓、日大廠陸續退出較小尺寸監視器市場,轉往LCD Monitor發展後,主要廠商虧損情況已稍見和緩,出貨量已見回升,包括明電、源興美格、華升、誠洲等大廠皆達成出貨目標,其中明電、源興及華升等甚至超出原估目標。全年出貨量仍以明電550萬台居首。
明電1999年LCD Monitor出貨量約為15萬台,是監視器獲利主要來源,公司預估今年可成長至50萬台,CRT Monitor 今年出貨目標提高為650萬台,整體出貨量將較去年成長接近30%,由於獲利仍屬有限,明電今年主要仍靠手機、光碟機的出貨及利潤,EPS有機會超過6元,長期潛力持續看好。
另源興1999年出貨量約為380餘萬台,亦超出360萬台目標數量,其中LCD Monitor約佔15萬台,營收可望達到160億元水準,獲利5億元EPS1元目標應可達成。誠洲大陸及泰國廠1999年共出貨約300萬台,但LCD Monitor 僅出貨約2萬餘台,1999年仍將呈現虧損,今年隨LCD Monitor出貨增加,將有好轉機會。美格去年出貨約210萬台,LCD Monitor僅佔約4千餘台,今年虧損情況仍不甚樂觀。華升在接獲康柏訂單,並與鴻海合作系統組裝後,單月營收接近40億元,獲利已見回升,但今年大幅改善獲利仍屬有限。以今年來看,LCD Monitor出貨情況仍屬獲利關鍵之一,但LCD面板與驅動IC貨源,則又是控制其出貨量的主要關鍵因素。
CD-R <吳俊霖>
錸德、中環及精碟三家光碟公司去年獲利皆創下歷年最高紀錄,並且預估今年營收及獲利都將再創新高,在今年股利政策上傾向高配股,中環及錸德股利將在5元以上,精碟股利可能超過4元。在CD-R產業方面,延續了去年市場旺盛的買氣,今年雖然全球的需求量,各研究機構都有不同的預估,不過平均來看應有40億片以上的水準,而為了持續擴大佔有率,中環和錸德兩家光碟片大廠,都仍舊在今年紛紛斥資百億元以上,用以擴充光碟片產能。另外,錸德DVD RAM已經獲得國際大廠的認證,目前已經正式量產,初期規劃產能為單月20萬片規模,加上CD-R家族系列,本業仍將是大幅成長局面。錸德去年12月單月營收約20億元,再創單月營收新高,今年錸德有增資計畫,由於今年有5元配股能力,股本可能擴增到90餘億元。
利多焦點股:
- 鴻友科技投資重點:(1) 為國內自有品牌掃描器大廠,目前月出貨量約30-35萬台,88年預估總出貨量約360萬台,主要為600dpi機型(95%) (2)主要銷售市場在歐洲(60%),其餘包括北美(15%)、亞太等地,生產基地則完全位於大陸東莞 (3)另成立影像產品部門,包括有數位相機、DVD光碟機、LCD投影機、PC-照相機、CD-RW等等產品,佔總營收約近20%,比例不斷提昇,其中以數位照相機佔60%以上為大宗,月產約2萬台,主要為85萬畫素產品 (4)88年受國際大廠低價競爭,預估每股虧損約3.5元,營收約為53億元,衰退約10% (5)89年在提列存貨損失超過5億元,低價競爭和緩情況下,營收可望回升至70億元水準,EPS估約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