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鋅鋼品簡介:
鍍鋅鋼捲是將主要原料冷熱軋鋼捲,以熱浸或電鍍方式,在其外層覆上鋅層,藉以隔絕金屬的氧化作用,使鋼材具有防腐、防鏽、防蝕的功能,不僅可延長鋼製品的使用壽命,也具有美化效果。
依照鍍鋅方式的差異,又可分為熱浸鍍鋅鋼捲(GI)及電鍍鍍鋅鋼捲(EG)。熱浸鍍鋅所鍍之鋅層較厚,產量也較大,一般多用於室外的高溫、潮濕環境,例如土木營造、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等,但在鴻海、燁輝將熱浸鍍鋅鋼成功運用於電腦機殼後,資訊產品的應用比例也逐漸提高。若依使用鋼材的不同,又區分為冷軋熱浸鍍鋅(CGI)、熱軋熱浸鍍鋅(HGI),CGI
可替代冷軋鋼捲作為樓層板、小五金及家電零件等;HGI 則可代替熱軋鋼捲用於產製C
型鋼及鍍鋅鋼管等。目前國內熱浸鍍鋅鋼生產公司,包括燁輝、盛餘、中鋼及振安等。
而電鍍鍍鋅雖生產過程較易控制,但所鍍之鋅層較薄,故多用於室內產品,例如電冰箱、冷氣機面板、或電腦機殼面板等,因產品附加價值較高,所以售價亦高出熱浸鍍鋅鋼捲約10~20%,但產量相對於熱浸鍍鋅鋼為小,國內主要生產公司有中鋼及震營等。
國內自1960
年初期,以板片式熱浸鍍鋅方式生產,由於產量較小年產量尚不及10萬公噸,且品質不穩定,國內公共工程、石化工業所需之鍍鋅鋼品,大多仰賴進口,直到1988
年由盛餘引進連續式熱浸鍍鋅生產後,國內產量方逐漸提昇,漸取代進口品。

在國內需求方面,基於長期維修成本的考量,國內工程對於鍍鋅鋼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1990~1995
年時平均需求成長率達22.53﹪;但近5
年來,由於國內對於熱浸鍍鋅需求最高的營建業景氣持續低迷,使得年平均成長下降至4﹪左右。但國內廠商因鍍鋅鋼品毛利較高,卻於此期間大量擴充產能,使得國內自給率自1998
年便突破100﹪達到115﹪的水準,多餘的產能僅能靠外銷出口,主要的出口地為大陸、東南亞國協、韓國及美國等。據統計未來國內鍍鋅鋼捲市場供過於求的情形仍將維持不變,外銷市場的拓展順利與否,將成國內廠商未來成長之重要關鍵。

就鍍鋅鋼捲的生產成本來說,直接原料冷熱軋鋼、鋅錠佔所有成本之60﹪~80﹪,前者更達54﹪~72﹪以上,目前冷熱軋鋼報價尚維持在相對之高檔,對於支持鍍鋅鋼品報價於高檔,應有正面之助益。
鍍鋅鋼品未來發展:
近年由於中國大陸快速工業化,對於鋼鐵之需求日增,預估至2007 年對於鋼材的消費量將較2002
年成長247﹪,達到3.55
億噸。但由於中國大陸內部政策對於新設鋼廠的限制,在自身產能無法滿足下,對於進口依賴程度也日益增加。台灣由於佔地利之便,使得鋼品運輸成本遠低於歐洲廠商,使得台灣鋼廠對於中國大陸的出口比重,由1999年的38﹪,成長至2002
年的56.4﹪,在大陸市場對鋼鐵需求甚殷下,預估逐年提昇的趨勢將不易改變。
就鍍鋅鋼品市場來說,2002 年中國大陸鍍鋅市場需求量約550
萬噸,由於汽車、家電和基礎建設方面的需求,估計2003 年仍有50﹪之需求成長;在供給方面,目前大陸鍍鋅產能約200 萬噸,4Q03 將有400
萬噸的產能開出,在供需缺口仍大下,4Q 鍍鋅鋼品報價仍有向上調漲空間,國內之盛餘、燁輝及中鋼營運將不致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