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12月未出現「聖誕老人反彈」來結束這動盪的2022年,但相對正向的經濟數據及貨幣政策的轉變為市場帶來喘息,MSCI世界指數下跌3.92%,Bloomberg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小漲0.54%。通膨數據方面,11月美國CPI年增放緩至7.1%、核心CPI年增6.0%,整體優於預期,歐元區通膨年增數據也從10月份的峰值10.6%放緩至10.1%。
貨幣政策方面,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如預期地將升息步調從75基本點下調至50基本點,使聯邦基金利率介於4.25%-4.5%區間。而根據聯準會最新點陣圖顯示,委員們預期未來利率終值將提高至5.125%。聯準會主席相對鷹派的新聞發布會也突顯服務業的價格壓力仍具僵固性,緊俏的勞動力市場導致工資增長遠高於通膨目標,可以理解聯準會不得不降低市場對寬鬆政策的預期。
歐洲央行也跟隨聯準會放慢升息腳步,在連續升息75基本點後,同樣在12月會議上將升息幅度下調至50基本點。因暖冬、能源替代方案及相關財政政策等多種因素貢獻,歐元區短暫渡過能源短缺及價格衝擊,但通膨數據仍然過高,歐洲央行重申「利率仍必須以穩定的速度大幅上升,以達到足夠限制性的水平,並確保通膨及時回到2%的目標」。
最讓市場驚訝的貨幣政策轉變來自日本,日本央行宣布保持10年期日本國債的收益率在百分之零左右但擴大其殖利率的浮動範圍,從正負0.25%增至正負0.5%,即10年期國債殖利率的上限上調為0.5%,導致日圓升值。隨著政策轉變,預期日本債市及匯市的波動將會提升。亞洲其他地區方面,中國國家衛健委公布防疫「新十條」,COVID-19疫情從「乙類甲管」降級為「乙類乙管」,對疫情傳染源和密切接觸者不再進行嚴格的隔離管理,這標示著中國延續三年的「堅持動態清零」政策正式宣告終結,將朝著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全面重新開放。儘管病例激增,但市場正面看待中國的重新開放可望刺激景氣,恆生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是12月唯二上漲的主要指數,分別上漲6.38%和0.63%。
本月基金績效的負貢獻來源主要來自成長型資產中股票部位,特別是美國大型股,其次為美國小型股,非美成熟市場(除日本以外)上揚,而新興市場股市下跌,但表現也較美股為佳。債券方面,債信資產表現較佳,惟整體仍有微幅負報酬貢獻,防禦型資產亦如此。12月份隨市場修正,投資團隊逐步減碼成長型資產比重,由11月底約96.2%調降至12月底的93.4%左右。此外,因市場波動度進一步下滑且低於監控水位,故於12月初開始逐步調降避險現金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