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論:
Nike預估第4季(2002/3?2002/6)的運動鞋及服飾接單量將成長6%,若美元幣值不變,營業額將較’01年同期成長9%。各研究機構預估2002年全年營收99億美元,稅後EPS約2.43美元,YOY 約12.5%。鑑於Nike業績穩健成長,預期相關台灣代工廠商如寶成、豐泰及大田等個股,應可明顯受惠。
Nike的營運概況
Nike是一家設計並生產高品質球鞋、運動服裝、體育器材及配件的全球性公司,其美國本地的銷售網高達2萬家零售商,外加許多獨立批發商,並在超過110個國家設有子公司。雖然Nike的大部分產品是供一般人運動或休閒用,但Nike也接受專業運動員的訂製。其銷售最佳的運動鞋依次為跑鞋、籃球鞋、童鞋、女鞋;除此之外,Nike尚有許多不同款式的鞋子,如戶外活動、網球、高爾夫、足球、棒球、橄欖球、自行車、排球、摔角、啦啦隊、水上活動、摩托車競賽等活動專用的鞋子。
Nike的前身為藍帶公司,於1978年正式改名為Nike公司,並與網球巨星John McEnore簽訂贊助合約,開始在南美及歐洲地區銷售Nike的產品。1979年推出第一雙配備先進Nike-Air避震科技的Tailwind跑鞋,Nike運動服侍亦開始製造銷售。此時,Nike約搶佔美國運動用品50%的市場佔有率,尤其在跑鞋領域高居領導地位。1980年Nike正式掛牌上市,並在新罕普夏州的艾克斯特市成立運動研發實驗室。1985年與喬登(Michael Jordan)正式簽約,以Nike Air Jordan系列的籃球鞋和運動服裝陸續上市。1991年由Michael Jordan帶領芝加哥公牛隊勇奪對史上第一座NBA冠軍,Nike海外營業額成80%,達到8.6億美元。1996年Nike位於紐約的總部成立,而Nike運動裝配部門於合併Canster Sports公司後成立,Nike亦開始生產冰球用溜冰鞋、直排輪鞋、Proctive Gear、球類、眼鏡與手錶等。
1997年Nike亞洲地區的營收由1996年度7.35億美元,攀升至1997年度12.42億美元,兩大客戶服務中心分別於韓國漢城及東京成立;中國大陸亦成為採購國家之一,同時也是極重要的市場。
1999年Nike開始籌畫進軍高爾夫球市場,並與高爾夫球的明星「伍茲」簽約,希望伍茲成為產品代言人,Nike之所以挖角伍茲,最主要是想藉由伍茲在高爾夫球界知名度,進軍高爾夫球產品的市場。2001年伍茲風靡全球,其所打的Nike球也因此熱賣,Nike在高爾夫球的市佔率從零拉升至2002年1月的6.6%。
圖1:Nike歷年來營收變化概況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Nike公司、寶來證券投資處整理
Nike的運動鞋及服飾業績穩定成長
由於每人每年均有購鞋的需求,因此每年鞋類銷售額均呈穩定成長,年成長率依景氣高低而有5%?8%的成長幅度。此外,4年一次的奧運亦為帶動運動鞋需求的一大因素,通常採購高峰約在奧運會的前半年至1年。根據運動商品情報(Sporting Goods Intelligence)統計,1991?1997年美國運動鞋銷售總值佔全球銷售總值均接近50%,其次為歐洲、亞洲,可見美國為運動鞋的消費重鎮。若依寶來研究部推估,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約113億美元,而Nike具有強勢的廣告促銷能力及行銷據點普及的優勢,市佔率高達50%。若統計全球知名運動鞋Nike、Adidas、Reebok等前三大廠商,合計市佔率更高達70%,可見運動鞋的品牌集中度相當高。
壹、Nike運動用品銷售僅微幅成長
Nike主要產品包括運動鞋(約佔61.31%)、運動服飾(30.79%)及運動器材設備(7.9%)等。近年來Nike在全球運動鞋的佈局完整,市佔率高達50%左右。由於運動鞋市場穩定成長,故Nike近年來在運動鞋的銷售僅維持1?2%左右的成長。運動服飾由於911事件衝擊美國零售消費市場,2002前3季會計年度僅較’01年同期成長3.45%,較以往年成長率8.5%明顯衰退。
研究員預估2002會計年度Nike的營收主要來源仍以運動鞋56.89億美元為主,但年成長率較高者為運動設備器材方面約10.13%。而運動服飾僅約成長3.38%,營收貢獻約28.57億美元。
圖2:Nike的產品結構

資料來源:Nike公司網站、寶來證券投資處整理
貳、Nike運動用品銷售以亞洲地區成長率最高
若以地區別分析,Nike運動鞋以美國為主要銷售地區,約佔57.06%左右;其次為歐洲地區約佔25.37%。不過,2001及2002年度美國地區銷售均呈負成長,但亞洲地區營業額於2001年成長13.54%、2002年前3季則成長6.7%。2002年前3季運動鞋銷售只有歐洲及亞洲地區略微成長,分別為6.92%及6.7%。
運動服飾仍以美國為主要銷售地區,約佔45.59%,其次為歐洲地區35.31%。近2年以亞洲地區銷售成長最高,分別為16.76%及14.77%,反而歐洲地區銷售狀況有惡化現象。至於,運動器材及配件或高爾夫球用品等雖佔Nike營收的7.36%,但近年來營業額逐年成長,2001年約成長38.72%,其中以美洲地區及美國的年成長最高,分別為118.4%及54.44%。未來Nike順利搶佔高爾夫球的市場,這部分的營收貢獻可望逐步增加。
表1:Nike 近年來主要產品在各地的銷售概況 單位:百萬美元
|
2000 |
2001 |
YoY% |
2002/3Q |
2001/3Q |
YoY% |
Footwear |
USA |
3,351 |
3,209 |
-4.25% |
2,344 |
2,374 |
-1.28% |
Europe |
1,309 |
1,423 |
8.66% |
1,082 |
1,012 |
6.92% |
Asia |
557 |
632 |
13.54% |
496 |
465 |
6.70% |
America |
344 |
360 |
4.57% |
268 |
269 |
-0.38% |
Total |
5,562 |
5,624 |
1.12% |
4,189 |
4,119 |
1.69% |
Apparel |
USA |
1,154 |
1,260 |
9.17% |
987 |
951 |
3.78% |
Europe |
934 |
976 |
4.54% |
733 |
750 |
-2.28% |
Asia |
321 |
375 |
16.76% |
308 |
268 |
14.77% |
America |
138 |
152 |
10.53% |
129 |
116 |
11.56% |
Total |
2,547 |
2,764 |
8.50% |
2,157 |
2,085 |
3.44% |
Equipment |
USA |
227 |
350 |
54.44% |
283 |
246 |
14.90% |
Europe |
164 |
186 |
13.44% |
133 |
136 |
-1.73% |
Asia |
77 |
103 |
33.33% |
87 |
75 |
16.78% |
America |
13 |
27 |
118.40% |
29 |
23 |
30.69% |
Total |
480 |
666 |
38.72% |
533 |
479 |
11.22% |
Total Revenue |
8,588 |
9,053 |
5.41% |
6,879 |
6,683 |
2.92% |
資料來源:Nike公司網站、寶來證券投資處整理
跨足高爾夫球領域,營運再創佳績
Nike欲跨足高爾夫球市場已經籌備多年,它先從高爾夫球服、鞋、球帶、球開始切入,前幾年Nike與高爾夫球的老虎伍茲(Tiger Woods)簽約,主要藉由伍茲在高爾夫球的知名度,進軍高爾夫球產品的市場。2002年2月在美國PGA(Professional Golfer’s Association,職業高爾夫協會)巡迴賽中,高爾夫球巨星老虎伍茲(Tiger Woods)雙手握著Nike的秘密武器?「鍛造鈦合金」開球桿,使Nike進軍高爾夫球桿市場的號角就在伍茲(Tiger Woods)的那一揮中正式吹響。
Nike在伍茲(Tiger Woods)的黑色旋風下,2002年1月高爾夫球市佔率提升至6.6%。公司並預估2002年高爾夫球事業部營收約9000萬?1億美元左右,2003年目標為3億美元,Nike公司希望未來能搶佔10%的高爾夫球市佔率,目標營業額約5億美元。
Nike在正式導入高爾夫球桿頭領域發展後,股價創新高於1/31達到61美元,最近亦維持在60美元左右,之後3/22受到季報公布利多刺激下,股價再創新高達63.99美元,我們解讀為這是Nike新切入高爾夫球產品,並從球到球桿整個系列完成後,所帶起的新力量。雖然,高爾夫球產品營業額目前佔Nike營收比重僅約1.03%,卻會因為切入高爾夫球,讓Nike其它9成多與高爾夫球無關的產品生氣重現。
圖3:Nike近1年來股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BLOOMER
運動鞋及服飾主要廠商營運實績
全球運動鞋知名廠商,如Nike及Reebok的市佔率分別為50%及14%。近年來休閒鞋由於符合市場需求潮流,主要廠商Timberland的營運更上層樓。若就各廠商歷年來的淨利率評估,可以發現Nike自1998年開始淨利率逐年攀升,2001年淨利率達6.21%,2002年前3季再顯佳績,淨利率高達6.6%。但Reebok受到競爭激烈影響,營運績效略受影響。可見,Nike在激烈的運動鞋競爭環境中,仍能維持領導的地位,且營運績效穩健成長。
圖4:主要運動鞋廠商淨利率概況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投資處整理
各機構對Nike的2002營收獲利預估
Nike於2002/3/22公布2001/12?2002/2的第三季營運結果,單季稅後EPS約0.46美元,較分析師預期的0.45美元,微幅成長;亦較2001年同期的0.35元成長31.43%。Nike營收獲利成長因素,除了內部執行成本控制,全球存貨減少5%。另外,供應鏈管理系統發揮效用,亦是主要因素。Nike表示第4季(2002/3?2002/6)的運動鞋及服飾接單量將成長6%,若美元幣值不變,營業額將較’01年同期成長9%。
鑑於Nike業績的展望頗佳,各研究機構預估第4季營收27億美元,稅後EPS約0.75元,YOY 約25%。2002年全年營收則預估99億美元,稅後EPS約2.43美元,YOY 約12.5%;並進一步預估2003年全年營收則預估104億美元,稅後EPS約2.78美元,YOY 約14.4%。
若以Nike在3/28的收盤價60.01美元及2002年EPS約2.43美元計算,目前本益比約24.69倍。但是,若以2003年預估EPS約2.78美元計算,本益比約21.59倍。綜合美國13家券商的投資建議為:「強力買進」3家、「買進」8家與「持有」2家,未來12個月平均目標價為66.43美元。
表2:各研究機構對Nike營收獲利預估一覽表
|
2002/Q3 |
2002/Q4 |
2002F |
2003F |
Revenue Estimates |
Avg Estimates |
2.26B |
2.7B |
9.9B |
10.4B |
# of Analysts |
2 |
1 |
7 |
6 |
Year Ago Sales |
2.2B |
2.5B |
9.5B |
9.9B |
Sales Growth |
7.1% |
7.2% |
4.0% |
5.3% |
Revenue Estimates |
Avg Estimates |
0.46 |
0.75 |
2.43 |
2.78 |
# of Analysts |
12 |
12 |
13 |
12 |
Year Ago EPS |
0.35 |
0.60 |
2.16 |
2.43 |
EPS Growth |
31.43% |
25% |
12.5% |
14.4% |
Broker Recommendations |
Strong Buy :3 Buy: 8 Hold: 2 |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網站,寶來證券投資處整理
圖5:Nike近年來EPS及本益比(P/E)圖

資料來源:BLOOMER
檢視Nike概念股的投資機會
Nike的營運項目包括運動鞋、運動服飾及運動相關配件等,2001年正式切入高爾夫球市場發展。Nike目前在台灣的代工廠商,運動鞋以寶成及豐泰的出貨量較高。另外,百和及邦泰主要提供Nike運動鞋材及相關配件等。運動服飾方面,目前台灣廠商福懋、新麗及儒鴻均有出貨給Nike,但佔其出貨比重不高。此外,Nike於2001年底正式切入高爾夫球市場,目前已有大田及復盛接獲訂單,由於目前該產品剛在美國上市,未來陸續釋單狀況仍有待持續追蹤。
若比較Nike主要概念股,寶成、豐泰、大田與Nike的股價走勢圖,可以發現這三家台股走勢與Nike走勢同步。大田受到新接Nike訂單的效應,2001年底至2002年1月股價漲幅仍明顯高於同族群個股。以下茲就三家公司詳細介紹如下:
圖6:Nike與台股概念股股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BLOOMER
壹、寶成(9904)
寶成集團的運動鞋製造中心在裕元工業,裕元係寶成集團透過旗下3家投資公司寶興、寶富及倍利開發間接轉投資,綜合持股比率41.53%。裕元工業的產品包括運動鞋(佔營收比重73.3%)、休閒鞋(佔19.4%)及鞋底與配件(佔7.3%),供應Nike約 20%左右的運動鞋。裕元工業2001年會計年度鞋品銷量達1.135億雙,較’00年成長10%,但由於單價下滑,故全年營收僅17.8億美元,較’00年成長5.26%。結算稅後盈餘約2.13億美元,預估寶成將認列轉投資收益新台幣30.08億元,佔寶成稅前淨利的97.92%,比率相當可觀。
鑑於主要客戶Nike於2002年前3季亞洲區運動鞋銷售量成長6.7%,外資券商CFB預估裕元工業2002年獲利將成長9%,稅後盈餘達2.32億美元,主要成長來自於休閒鞋。
圖7:裕元工業歷年來營運概況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整理;單位:百萬美元
貳、豐泰(9910)
豐泰集團供應Nike的運動鞋,佔Nike運動鞋營收比重的8.89%左右。豐泰目前運動鞋生產基地包括大陸廠、越南、墨西哥等地,共有60條生產線。由於2001年美越簽署NTR法案之後,越南將可享受輸美關稅減免的優惠,因應該法案的實施,Nike將加碼越南訂單。公司計畫增設第二廠,預估效益將於2002年顯現。
休閒鞋方面,豐泰於’96年在大陸廠設立Stake生產線(冰刀鞋及直排輪鞋),月產能約5萬雙。另於’99年開始生產非Nike品牌之休閒鞋,目前僅大陸廠2條休閒鞋生產線,月產能8萬雙。公司計畫於2001年11月擴增1條生產線後,月產能將達12萬雙。
豐泰集團2001年運動鞋產銷量約2782萬雙,較’00年2764萬雙,微幅成長0.65%。休閒鞋產銷量約36.8萬雙,較’00年成長49.6%。公司結算2001年集團營收約170.69億元,較’00年成長4.18%;由於業外處分利益挹注,結算稅後EPS約2.66元,較’00年成長24.88%。展望2002年,公司表示運動鞋銷量將維持5?10%的成長,而休閒鞋則成長20?30%,研究員則預估豐泰2002年集團營收約180億元,稅後EPS約2.71元。
圖8:豐泰(9910)歷年來營運概況 單位:百萬元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整理;
參、大田(8924)
大田為專業的高爾夫球製造廠商,除了生產各式的鐵桿頭和木桿頭外,近年來亦增加高爾夫球桿的製造和組裝,以滿足客戶的整體需求。大田以台灣為管理和研發中心,進行接單、設計、和研發等,深圳奇利田廠則負責生產製造,並100%的外銷,香港豐太則從事對外的貿易銷售;大陸廠的獲利來源為大田給付的代工費用,並認列為大田的業外收益,其二期擴廠已在2001年第四季完成,月產能從30萬支提高至40萬支。
大田以OEM/ODM為主要銷售方式,客戶以日本廠商為主,包括Bridgestone 、Honma、Mizuno等,其中與Bridgestone關係最為深遠,佔營收比重40%左右。由於台灣廠商在高爾夫球設計上具有國際水準,近年來美國高爾夫球廠商多釋放代工訂單與台灣廠商,其中大田取得包括美國第二大高爾夫球廠商Taylor Made、Adadms、Kasco等多家廠商訂單,另外,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ike於2001年正式進軍高爾夫球市場,大田以優異的研發能力,取得Nike的代工訂單,2001年底已開始陸續出貨,2002年將成為主要營運成長動力。
大田2002年第1季為傳統旺季,加上911事件陰影漸除,客戶訂單回籠,以及取得Nike新訂單的激勵下,第1季產能幾乎呈滿載現象,預估大田2002/第1季營收可達7億元以上。公司表示2002年全年出貨量應可成長二成以上,研究員則預估全年營收約24.65億元,稅後盈餘約4.01億元,成長28.53%,稅後EPS約6.5元。
圖9:大田(8924)歷年來營運概況 單位:百萬元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