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油價走勢評估
根據歷史經驗,1~3月油價通常反映冬季需求旺季而上揚,接著就進入需求較為清淡的季節,不過近期油價卻呈現一路看回不回的漲勢,各家研究機構也紛紛上調油價的預估值。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報告指出,由於高能源價格正抑制東南亞國家的消費,所以大幅調降今年全球石油的需求預估,使得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將較去年增加149萬桶,增幅為1.8%,但仍高於去年的需求成率1.2%,而中國與美國仍是推升需求的兩大推手,IEA並指出,強勁的經濟動能、主要產油國的終止供應威脅與需求持續成長等等因素,都會使油價在未來幾個月呈現居高不下的狀況。
高盛(Goldman
ach)甚至在2005年底的報告中再次強調全球油價已於2005~2009年進入了所謂主升段週期,在能源產出無法提升與煉油廠毫無新產能加入的狀況下,甚至提出了油價將於2008年間挑戰每桶100美元的預估。
圖一:高盛預期的油價週期

而康和研究部認為,這一波從2003年開始的油價漲勢是一種需求驅動(demand
drive)的類型。這一點由全球原油需求成長率對經濟成長率的平均比例從1984~2002年間的53.6%一路上升到2003~2005年68.14%可以得到實證。而從美國能源部資訊局(EIA)在最新的短期能源預測中,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預估雖然成長力道有減緩,但是需求力道仍然維持在相對高檔。
所以我們認為油價長期趨勢仍然以緩步向上盤堅的機會較高。
而2006第一季之所以在淡季油價仍能大幅度向上攀升的主因則在於,如伊朗核武爭議、奈及利亞叛軍攻擊油田事件、俄羅斯與烏克蘭天然氣價格爭議等地緣政治事件,預估在這些事件逐漸平息的情況下,油價可望回到長期緩漲的軌道中。
圖二:油價可望維持緩步盤堅的趨勢

貳、油價走勢對台灣經濟及股市的影響評估
我們能源進口比例高達98%,其中石油佔進口能源總供給的51%,所以油價的變動必然會影響我國的經濟成長,長期而言亦可能影響產業結構與能源需求結構。而根據國際能源總署與OECD的預測數字進行評估,國際油價每上漲10%對於國內GDP的衝擊約在0.25%。不過因為中油被賦予穩定物價的使命,所以油品的漲幅與時間點都有落後的狀況,在此模型中,只要時間拉長,實質的衝擊則可望進一步降低。下表則是在不同的油價下,預估台灣今年的GDP成長率。
表一:康和證券研究部估計
對應不同油價台灣GDP成長率預估 |
年平均油價 (美金/每桶) |
2006E(%) |
$55 |
4.51 |
$60 |
4.31 |
$70 |
3.97 |
$80 |
3.41 |
康和證券研究部預估$60~70 |
4.05 |
由上表得知,目前包含主計處等投資機構預測台灣2006年的GDP成長率落在4~4.75%,不過油價的假設基礎也多在每桶45~55美元區間,以目前而言有低估的問題,所以只要油價繼續維持在70元以上的高價,以其對GDP的影響來評估,經濟成長必然有走緩的壓力,所以油價的後續走勢仍有持續關注的必要,尤其更將成為能否保四的重要關鍵所在。
圖三、油價與各國指數

資料來源:CMONY法人決策系統
另外從圖三油價與各國股價指數比較圖中可以看出,在這一波油價從2003年的大多頭走勢中,各國的股市走勢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反而多數都同步向上揚升,可見雖然油價倍增,但是全球經濟並沒受到太大的衝擊,推估原因有下列幾點因素:
- 近兩年油價雖然節節高升,但考量通貨膨漲因素後,目前的原油價格,相較於1979年石油危機,其實只有當時水準的三分之二左右。
- 這次的油價飆升主要是由需求帶動,拜科技進步所賜,能源使用效率年年提升,所以高油價對GDP及物價的衝擊,早已不若先前那麼明顯。
- 之前石油危機發生時,油價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達到高點,但這一波油價的屢創新高,是經過兩、三年的時間,才出現一倍的成長,這也讓全球經濟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調整,同時也化解原油走高所產生的影響。
所以康和研究部認為,即使油價長期趨勢不變,但只要不出現短時間急漲的走勢,即使是漲幅相對落後的台股也不至於受到太大的衝擊。仍可望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而有不錯的表現。
參、結論與投資建議
康和證券研究部認為,油價在實質需求的推升下,長線走高的趨勢並不容易改變,也必然會對經濟成長產生一定的衝擊,但是只要不出現短時間急漲,除了市場心理已經合理地反應之外,經濟體也有充份的時間自我調整,台股也可望受益於亞洲熱錢潮而有不錯的表現空間。
根據石油效應一書作者(Stephen leeb & Donna
leeb)的說法,在面對高油價時代來臨時必須遵守的法則之一就是只買獲利成長足夠快的公司,強勁到足以補償高通貨膨脹時的本益比下跌。這也是因應高油價時代最重要的投資策略。另外,中小型公司因為從較小的營收和盈餘出發,所以得以維持快速成長以克服因通膨而本益比下降的趨勢,所以康和研究部認為,中小型且獲利快速成長的個股就是高油價時期較佳的投資方向,而從去年以來台股中小型電子股牛氣沖天的情形來看,也可獲得佐證,同時也是未來應該持續留意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