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輪胎業之概況
人氣(7685)
2002/12/13 00:00
(統一證券 提供)
結論
- 國內主要輪胎製造商: 正新.建大.華豐.泰豐.南港。
- 國內業者如正新、建大、泰豐、華豐及南港等輪胎廠紛紛赴大陸建廠,近年來貢獻度已成母公司獲利重要來源。儼然成為中概股的代表族群之一。 正新是最早至大陸設廠,其次為建大、華豐等。截至目前為止,轉投資大陸對母廠貢獻較大的即上述三家,其餘的如泰豐、南港則因進入時間較晚,故目前效益尚未顯現出來。
- 未來臺灣輪胎業前景,仍需將重心擺在大陸市場, 但在國際大廠紛紛進駐及大陸當地廠商威脅下,是臺灣廠的兩大隱憂。目前台商普遍應變的策略是提高產能, 並積極建立行銷通路, 期望在世界大廠未量產前能強佔市場。
台灣輪胎產品簡介:
交叉層胎 (basis tire) -有內胎;自行車、機車、卡車、休閒越野車胎、農工業用車胎。徑向層胎 (radial tire)-無內胎;轎車、少部份卡車。無內胎化,扁平化已是國際趨勢。
全球輪胎市場概況:
2000 年全球輪胎銷售總值 690億美金。全球每年輪胎產量中,僅1/4的輪胎銷往汽車組裝廠供新車使用。其餘3/4供一般修補市場。
世界major六大輪胎廠
MICHELIN |
法國 |
BRIDGESTONE |
日本 |
GOODYEAR |
美國 |
DUNLOP |
日本 |
CONTINENTAL |
德國 |
PIRELLI |
義大利 |
歐洲市場六大廠佔 95%,美國市場前三大佔 80%。
外胎製作過程:
輪胎主要原料:
- 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簾布、碳煙。
- 原料佔成本 45%-50%。
- 人工成本:台灣 10%-12%,大陸 2%-3%。
國內汽車胎銷售概況 1997 - 2001

大陸輪胎市場主要來自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 2000年大陸GDP為8.94兆元人民幣,其中汽車業產值為3,612億元,佔GDP的比重分別高達4%,1999~2001年,大陸汽車產量年增率達12.4%、14.0%、13.3%,連續3年呈現兩位數高成長。
2001年大陸汽車年產量為236.37萬輛,若以年增率10%~15%的速度來估算,則樂觀預估2003年大陸汽車年產量就可衝過300萬輛,到2005年就可達到450萬輛。
大陸汽車銷售概況 :
比較項目\年份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汽車年產量 |
147.5 |
158.0 |
162.8 |
183.0 |
208.6 |
年成長率 |
1.5% |
7.1% |
3.0% |
12.4% |
14.0% |
汽車產 品結構 變化% |
貨車 |
46.69 |
41.66 |
40.57 |
41.32 |
36.89 |
客車 |
26.79 |
27.52 |
28.26 |
27.79 |
33.95 |
轎車 |
26.52 |
30.82 |
31.17 |
30.89 |
29.15 |
經濟成長率 |
9.6% |
8.8% |
7.8% |
7.1% |
8.0% |
國內生產毛額 (1) |
67,885 |
74,463 |
78,345 |
81,911 |
89,404 |
汽車工業總產值(2) |
2,399 |
2,668 |
2,787 |
3,122 |
3,612 |
年成長率 (2)/(1) |
-- |
11.2% |
4.4% |
12.0% |
15.7% |
3.53% |
3.58% |
3.56% |
3.81% |
4.04% |
汽車零組件產值(3) |
408.4 |
503.6 |
573.8 |
660.4 |
688.6 |
年成長率 (3)/(1) |
-- |
23.3% |
13.9% |
15.1% |
4.2% |
0.60% |
0.67% |
0.73% |
0.80% |
0.77% |
資料來源:大陸汽車工業協會; 單位:萬輛;億元人民幣
中國將成為末來自行車生產重鎮
|
1999 |
2000 |
2001 |
2002(f) |
中國 |
2800 |
4270 |
4500 |
5000 |
印度 |
1100 |
1100 |
1100 |
1100 |
台灣 |
719 |
900 |
800 |
800 |
資料來源:研究部估計/單位:萬台
中國大陸從1999年開始為全球自行車生產重鎮,市佔率約21%,從多家自行車大廠為節省成本,移往大陸生產看來,預估每年將有500萬台的產能擴充實力。

- 大陸輪胎市場主要來自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 2000年大陸GDP為8.94兆元人民幣,其中汽車業產值為3,612億元,佔GDP的比重分別高達4%,1999~2001年,大陸汽車產量年增率達12.4%、14.0%、13.3%,連續3年呈現兩位數高成長。
- 2001年大陸汽車年產量為236.37萬輛,若以年增率10%~15%的速度來估算,則樂觀預估2003年大陸汽車年產量就可衝過300萬輛,到2005年就可達到450萬輛。
至2005年大陸輪胎需求量為1.1億條
- 隨著汽車工業帶動,據大陸化學工業十五計劃報告指出,汽車輪胎產量由1995年的7,119萬條成長至2000年的9,980萬條,成長幅度40%。另依大陸國家統計局,2002年前6個月,全國生產汽車輪胎7,791萬條,其中生產徑向層胎2,203萬條。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3%及24%。由此可見,大陸近幾年來輪胎市場,特別是徑向層胎市場呈現快速的發展。至於小胎方面,中國大陸目前已是機車胎及自行車胎的生產大國。2001年自行車胎產量約2.1億條,機車胎則在3,800萬條左右。
- 以產值來看,大陸是世界上第三輪胎生產大國,大陸現有輪胎生產廠360多家,普遍出現規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生產品種少質量差的弱點。但在2000年度全球輪胎75大排行榜中,大陸有16家企業入圍,其中排名最好的山東成山、上海輪胎、山東三角,其銷售金額皆緊追在正新之後。
中國大陸各類輪胎綜合需求量 單位:萬條
年份 |
2000 |
2005 |
2010 |
2015 |
汽車輪胎 |
5740 |
7640 |
10740 |
14860 |
農業輪胎 |
4100 |
4740 |
5080 |
5400 |
工程,工業胎 |
140 |
220 |
380 |
540 |
合計 |
9980 |
12600 |
16200 |
20800 |
國內需求量 |
8710 |
11000 |
13550 |
17060 |
出口量 |
1270 |
1600 |
2650 |
3740 |
資料來源:中國輪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