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結論與建議
- 由於發光二極體具有省電環保等多項優勢,又有各國政府大力支持,近來產品應用市場逐漸擴大,未來在發光亮度持續增加,產品價格持續下降之下,勢必將逐步取代愛迪生發明的白熱燈,成為全世界主流照明光源,估計到2003年市場規模將達40億美元,復合年成長率逾11%。
- 台灣LED產業下游封裝進入最早,發展也最成熟,至於一向供不應求的上游磊晶片,佔晶粒製造成本高達70%,近年來加入生產者日漸增加,對專利研發日益重視,產業結構日趨健全;在產業生態上有別於其他國家,上游磊晶片(wafer)、中游晶粒(chip)、下游封裝(packaged)專業分工經營,經營彈性較大。
- 由於應用市場持續增加,通訊產品銷售高幅成長,以及國內廠商積極開發不可見光LED領域和相關產品,自去年底以來LED景氣持續回升,國內LED相關上市公司月營收持續攀高,6月份多家創下歷史新高,包括光寶、光磊、億光、博達、鼎元、一詮等。
- 發光二極體上游磊晶製作屬於化合物半導體領域,與矽半導體比較,具有較高的電子遷移速率、高頻率使用範圍、低功率損耗等優勢,近來逐漸受到重視,產品包括無線通訊使用的微波元件(HBT、PHEMT、MESFET),光纖通訊、雷射二極體,太陽能電池,雷達,衛星等,各類應用產品蓬勃發展,使LED上游國聯、博達等公司水漲船高,具有高度發展潛力。
- 發光二極體衍生產品-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原理和LED相似,同樣是利用材料特性,運用電子與電洞結合後發出光源。由於具有高應答速度、省電、無視角限制、可全彩化、重量輕等廣泛應用特性,極具發展潛力,預估到2003年會有10億美元市場。國內較積極廠商包括錸德、精碟、國碩、台達電、聯宗光電(國聯轉投資)、光磊、偉聯工業、勝園(勝華轉投資)等。
- 由於產能增加快速,傳統亮度LED毛利率已壓縮至10%左右,高亮度LED雖毛利較高,但價格持續下跌,因此中下游廠商除加強製程管理,擴大規模經濟外,需積極開拓高毛利產品,提昇獲利能力。如不可見光(紅外線)LED、藍光、白光、SMD、全彩LED、感測(矽)元件等產品;億光擴充產能,朝世界SMD第一大廠邁進。
發光二極體(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半導體材料製成的發光元件,具有體積小,壽命長、用電省、反應速率快、耐震性佳及污染少等優點,符合世界輕、薄、短、小、可攜帶的潮流需求,已成為日常生活中十分普及產品,且應用領域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如汽車、通訊產業、電腦、交通號誌、顯示器等,另外,不可見光LED方面,因光纖通訊及紅外線無線數據傳輸應用蓬勃發展,未來市場成長可觀。
LED產品介紹
LED屬於半導體元件,材料使用III-V族化學元素,如:磷化鎵(GaP)、砷化鎵(GaAs)等,其發光原理係將電能轉換為光;也就是對化合物半導體施加電流,透過電子與電洞的結合,過剩的能量會以光的形式釋出,達成發光的效果。其發光現象不是藉加熱或放電發光,而是屬於冷性發光,壽命長達十萬小時以上,無須暖燈時間(idling
time)、反應速度很快(約在10^-9秒)、體積小、用電省、污染低、適合量產,具高可靠度,容易配合應用上的需要製成極小或陣列式的元件,所以發光二極體的適用範圍頗廣。
LED產品製程
LED上游磊晶片製作,是將一層或多層單晶層成長於單晶基板(Substrate)上,形成含有多種化學元素累積的晶片,具有不同元件功能。由於LED發光顏色與亮度由磊晶材料決定,且磊晶佔LED製造成本70%左右,對LED產業極為重要;中游將磊晶片蒸鍍金屬後製作電極(Metallization),平台蝕刻(Mesa
Etching),切割崩裂成單顆的晶粒。下游則封裝晶粒,製成各式LED成品,如指示燈、數字顯示器、點矩陣顯示器、紅外線發射器等產品。
LED上中下游產品製程
上游磊晶 |
單晶片(III-V族基板)→結構設計→結晶成長→材料特性/厚度測量 |
|
中游晶粒 |
磊晶片→金屬膜蒸鍍→光罩→蝕刻→熱處理→切割→崩裂→測量 |
|
下游封裝 |
晶粒→固晶→黏著→打線→樹脂封裝→長烤→鍍錫→剪腳→測試 |
磊晶片成長技術
磊晶成長涉及高難度化學變化過程,舉凡各種元素用量,成長設備壓力、溫度,晶片放置角度位置等,均會影響產品品質與良率,需由工程師作精細調整,技術難度極高。各種磊晶技術適合成長特定材料磊晶,目前90%LED磊晶由VPE及LPE技術成長,但所生產產品除紅色LED屬高亮度外,其餘均為中低亮度之綠、黃、橙色產品,利潤較低,MOCVD技術所生產高亮度紅、橙、黃、綠光LED及藍光LED,單價及利潤較高,而MBE技術目前以生產微波元件為主。
各種磊晶成長技術比較
磊晶技術 |
概況 |
生產晶片 |
使用公司 |
VPE氣相磊晶成長法 |
最早發展的磊晶方式,技術成熟且成本效率佳,產品單價利潤低 |
磷砷化鎵 |
漢光 |
LPE液相磊晶成長法 |
製程單純、成本低,對於參雜濃度及厚度控制的薄層磊晶成長較難掌控,產品單價利潤低。 |
磷化鎵 砷化鎵 砷化鋁鎵 |
漢光、台科、信越 |
MOCVD 有機金屬氣相磊晶成長法 |
具大量生產能力,但成長需在高溫下且無法臨場觀察,產品性能及量產穩定度難控制,產品價值高。 |
磷化鋁鎵銦 氮化鋁鎵銦 |
國聯、博達、晶元、全新光電、華上、日本住友化學 |
MBE 分子束磊晶成長法 |
對於量子井與超晶格薄層結構、參雜等製程較易控制,較能控制產品品質。 |
砷化鎵 |
博達、日本住友電工、法國Picogiga、美國QED |
LED產品分類
LED種類繁多,依其發光波長可大致分為可見光及不可見光兩大類。可見光以顯示用途為主,通常以1燭光(cd)為傳統LED與高亮度LED之分界;不可見光LED中,短波長紅外光可做紅外線無線通訊使用,長波長紅外光則使用於短、中距離光纖通訊上,作為光通訊用光源。
LED各種產品使用情形
LED分類 |
用途 |
主要應用產品 |
可見光
(波長450-780nm) |
傳統LED |
戶內顯示 |
3C產品等指示燈 |
高亮度LED |
戶外顯示 |
大型看板、交通號誌、LCD背光源 |
不可見光
(可見光以外波長) |
短波長紅外光 |
紅外線無線通訊 |
IrDA模組、光耦合器、光中斷器、遙控器 |
長波長紅外光 |
短、中距離光纖通訊 |
光通訊用光源 |
LED發光顏色、亮度分布
LED發光顏色由其發光波長決定,可見光波長大約介於450-780nm之間,而發光波長由上游磊晶片決定,不同化學元素累積結合成不同性質磊晶,各元素比例結構也會影響磊晶性質。AlGaInP適合於高亮度紅、橘、黃、及黃綠光等LED,世界主要廠商為HP(Agilent
technologies)和Toshiba;InGaN適合於高亮度綠、藍、紫、及紫外光LED;在藍光LED的領域中,所開發LED發光效率依序為日亞化學(Nichia
chemicals)、豐田合成(Toyoda Gosei)、美國Cree research公司。
各種磊晶元素發光顏色及亮度
LED發展沿革
世界最早LED商品出現在1968年,化合物半導體結晶成長技術逐漸成熟,美國HP公司首先使用GaAsP製成黃光LED,產品大部分用於手錶及計算機上,不過由於其發光效率過低,應用產品無法普及;隨後技術不斷突破,發光亮度持續提昇,1993年日本Nichia公司成功開發出藍光LED,使得LED全彩化產品得以實現。由於LED低耗電高壽命等優勢,逐步打開了LED的應用市場,如大型看板、指示燈、汽車用燈、交通號誌燈、手機、掃描器、傳真機用之光源等。
LED發展里程碑
時間 |
發光效率流明/瓦(lm/W) |
發光顏色 |
重大意義 |
1960’ |
0.1 |
黃光、紅光 |
LED開始商品化 |
1970’ |
1 |
紅光、橘光、黃光、綠光、藍光 |
藍光發光效率遠不及紅光及綠光,故無法製作彩色LED應用產品 |
1980’ |
10 |
紅光、橘光、黃光、綠光、藍光 |
已接近白熱燈泡發光效率 |
1990’ |
20 |
紅光、橘光、黃光、綠光、藍光、白光 |
日本日亞化學藍光可達2.5燭光,白光發光效率已與白熱燈泡相當 |
2010F |
120 |
各種顏色 |
LED將取代白熱燈泡與日光燈,成為全球主要照明燈材料 |
LED產業性質
-
產業處黎明階段、未來應用發展空間極大
目前LED在亮度及價格上,尚未具備取代傳統照明光源條件,但隨著技術不斷突破,亮度持續提高,預計2003年在亮度上會超越現存發光源,價格也將因需求規模與量產技術改進,持續下跌,將逐步取代白熱燈與日光燈,且由於其體積小、用電少、壽命長等特性,各種新應用產品的推出,將帶動LED產品用量。
LED各領域應用產品
2. 進入門檻為開發速度與專利權
LED黃光及紅光技術日趨成熟,但藍光開發最慢且亮度最差,也因此價格最貴,幾乎是其他顏色10倍以上,因此市場最大,但最早開發的日本Nichia為擁有獨占利益,一連串申請了多項專利保護,因此各廠在發展藍光LED時,很難避免掉此專利保護問題。Cree則使用碳化矽(SiC)作為基板,可避開Nichia的專利問題,但發光亮度較低。然而,在供應來源仍少,但需求量大的情況之下,在室內用亮度較低的市場中,Cree的藍光LED仍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而其他國家(包括台灣)由於沒有申請到專利,即使有能力製造也無法銷售。
各國藍光元件專利權申請數
-
國家 |
件數 |
日本 |
24 |
美國 |
10 |
歐洲 |
2 |
台灣 |
0 |
3. 受到各地政府大力支持
由於LED各項優勢,尤其是在能源與環保方面,美、日、歐盟皆由官方成立專案,編列預算與計劃推行,因為LED耗電量約只有傳統燈泡10%,而全球照明用電約佔總用電20%,台灣若以LED取代傳統光源,每年約可省下一座核能電廠電力,以台北市政府為例,為符合「經濟」、「省電」及「環保」原則,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已於2000年6月率先於仁愛、光復南路口試辦LED號誌燈面,結果每日耗電量從原有白熾燈泡的55度變成10度,用電節約了80%,以台北市1,650處號誌路口來計算,全年約可節省2,710萬度電。
各地政府LED推行計劃
|
計劃名稱 |
時間 |
經費 |
目標 |
日本 |
21世紀光計劃 |
1998-2002 |
50億日幣 |
2010年白光發光效率達120(lm/W)
2017年每年22.9省下億kW-hr電力 |
美國 |
國家半導體
照明計劃 |
2000-2010 |
5億美元 |
2005年白光發光效率達100(lm/W)
提昇LED轉換效率,降低成本 |
歐盟 |
彩虹(RAINBOW)計劃 |
2000/7 |
EU補助金 |
推廣白光LED使用 |